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县域养老服务水平提质升级的调研报告
根据此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安排,近期,本人围绕“新形势下推进县域养老服务水平提质升级”这一课题,采取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实地走访了xx等地,全面摸清了我县养老服务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上级关于养老工作要求和平时具体工作推进遇到的问题,就下一步如何推进xx县养老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展开调研和分析。
一、我县老年人口基本情况及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一)老年人口基本情况。截至2022年底,全县60岁以上常住人口5.3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48%。现有城乡特困供养对象799人,其中,集中供养305人,分散供养494人。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县即将进入中度老龄社会化。按我县人口年龄结构和近几年60周岁以上人口的平均死亡率预测,2028年我县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将达8.5万人以上,养老服务供给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抽样乡镇老年人口基本情况。选定xx三个代表性乡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我县养老服务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总共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抽样调研反映,独居及与老伴同居的老年人占据老年人口一半以上,老龄化、
困失能对象84人,特困失能集中照护率达到62.59%以上。2021年起,共拨付一次性建设补助45万元、运营补贴113.16万元。二是兴办民营养老机构。利用闲置的厂房宿舍改造成民办养老院(xx县捷晨养老院),建筑面积2185平方米,床位120张,投资约400万元。三是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养老服务设施。委托捷晨养老机构、江西省金秋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2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近30位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助餐、日间照料和全天候照护服务。
3.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14家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医疗服务协议”,与县二级医院建立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定期到养老机构为老人开展日常健康保健、普通病诊疗及绿色通道转送等服务。二是落实养老服务标准化。加快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实现以等级评定促进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目前,全县有1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银河家园养老院)达到二级,6家乡镇敬老院正在申报一级。三是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在做好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前提下,盘活空余资源,向社会老人开放,共接纳社会老年人96人。
4.保障政策愈加有力。一是出台养老服务系列文件。承接落实省、市相关养老服务工作的文件精神外,先后出台《xx县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xx县“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等系列文件,为养老服务改革把准方向。二是实施xx县养老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县养老服务中心归口县民政局管理,将日常运转经费、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纳入县财政预算,保障公办养老机构持续运营。三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每年将55%以上的县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推动养老服务建设,2023年县级财政安排老年福利资金共计1989.22万元。
二、我县养老服务发展的不足
(一)养老设施总量供给与需求不协调
1.床位总量供给不足。按我县人口年龄结构和近几年60周岁以上人口的平均死亡率预测,2028年我县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将达8.5万人以上,按照省、市每千名老年人社会养老床位配建标准,2028年我县养老床位应达3400、2800张以上,而现计划建设、在建、已有机构床位合计2641张,差额分别是759、159张。
2.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缺口。按上级要求,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标准,推进以嵌入式养老院为重点、以城市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应实现全覆盖,城市居住区配建补齐养老服务设施及使用率需达100%。因社区养老用房保障不足、配建缺少针对性,目前仅建成湄湘社区嵌入式养老院1家,难以辐射整个城区;xx街道5个社区和12个乡镇社区共计20个未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文昌社区未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的文昌、滨阳、城南等7个社区老年服务站面积不达标。
(二)养老设施发挥功能不充分
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xx等7个社区老年服务站建成未启用,其中xx社区老年服务站属新建住宅小区,入住率不高、所在社区人口较少;xx社区属老城区,人口密集,特别是老年人口多,但目前配建的养老用房面积小、位置不合理。xx社区老年服务站、湄湘嵌入式养老院已运营,但养老设施运营补贴未形成固定机制,运营成本较高,服务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助餐,服务对象较少,设施利用率不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不够,社区养老服务未依托社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社区阵地、志愿组织、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养老服务资源,都缺少有效协调整合。
2.公办机构养老入住率低。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老人大多不愿意去养老院等集中养老机构。由于资金、资源的分散和政策限制,养老机构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料,缺乏相应的医疗、娱乐配套设施,服务水平较低。全县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47.32%,床位空置率高,护理型床位仅占1.59%,远远达不到2025年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达到60%以上、护理型床位60%以上的要求。全县通过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的只有一家(银河家园颐养院,等级评定二级),距离“到2025年,全县所有农村特困供养机构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县福利院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仍有差距。如溧江、荷浦、神政桥三个敬老院入住老人分别为14、16、19人,入住率分别为25%,22.86%,47.50%。
3.农村“党建+颐养之家”长效运营低。农村养老服务缺乏长效稳定的资金来源,农村老人可支付水平低,“党建+颐养之家”运营率低。2022年1-6月全县152家只有94家在运营,7-12月下降至62家,2023年1-6月全县165家只有55家在运营。
(三)养老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1.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不足。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度低、待遇不高等原因,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机制未落实,难以吸引年纪轻、素质高、具有护理技能的人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只能应对一些生活料理和家政服务,进行技能培训往往效果不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全县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共166人,50岁以上106人、占比63.85%,初中及以下学历107人、占比64.46%,男女比例为24.1%、75.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0.24%。
2.医养结合不够。养老机构与医疗保健服务结合不够,仅仅停留在医养结合签约和定期开展身体检查,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设施结合不紧密,按照“实现市县福利院内设医疗机构全覆盖”的要求,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服务室,出现结构性缺陷。
三、我县养老服务水平提质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养老保障措施。一是编制养老服务专项规划。根据《xx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xx县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二是优先保障养老项目用地。加快在建xx养护院项目用地报批,已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及时办理不动产权证,移交民政部门或所在街道(社区)。对于因建设时间久造成资料缺失等原因难以办理产权的养老服务机构,尽快完善资料,办理产权证明。三是加大社会力量扶持力度。加大对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鼓励扶持力度,吸引养老服务组织运营养老服务设施。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奖补政策,对民办养老机构参与等级评定并获评的,给予资金奖补;对实质运营的机构实行差异化补助;对民办养老机构新建、扩建和利用自有房产建设及租赁房屋改建的护理型床位,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