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审计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一次会议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局年度主项工作安排,特制定本计划。一、总体工作目标2024年,全省救援队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决策部署,以固本强基为主题,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建强审计基础,补齐短板弱项,精准防控风险,以扎实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队伍创新发展大局。二、具体工作安排(一)聚焦权力运行,持续强化经济责任审计1、狠抓重大决策跟踪审计。按照“大队级单位全覆盖”的工作要求,计划对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持续推进经费独立大队全覆盖审计,结合领导干部调整适时开展离任审计。全面开展党委决策跟踪审计,深化预算编制与执行、装备采购、基本建设等重要事项论证、决策过程审计,开展内控制度合规性、实用性审计,评价执行效率效果。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探索实施效益审计,开展相关经费投资效益评价,督促落实厉行节约规定,纠正投资效益不明显、保障重点不突出现象。做好国家局对局审计筹备及牵头整改工作。2、加大重点领域审计力度。严格车辆维修、房屋修缮、办公耗材、伙食费等消耗性支出审计,纠治车辆消耗高、结算价格高、耗材管理不严等问题。加强预算结构分析,把准经费投向投量,客观评估保障能力,纠治超预算、超财力支出和账外欠款等问题。固化伙食管理审计调查经验,完善伙食管理审计流程,推
优化“四节点”审计流程,厘清监督边界,规范项目报审、意见确认、问题反馈等工作程序,提升监督质效。推进落实经济责任审计现场实务操作指引,规范审前调查、底稿编制、审计报告等内容和程序,丰富审计方式应用,提升审计质量。制定审计质量考评细则,优化分值设定,规范评审流程,持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出台《伙食管理审计操作规程》,明确审计重点及标准,推进评价指标应用,提高审计精准度。6、健全培训指导评价机制。指导各支队积极与地方审计机关建立沟通联系,主动接受业务指导,深化交流合作。统筹省内财经院校师资力量,借助省内审协会平台,组织开展贴合实际的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参观见学活动,学习借鉴外系统内审工作成熟经验。建立“三专”力量考评机制,组建业务指导组,根据2023年质量考核结果,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深入审计现场开展业务指导,对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机构履职情况开展考核评价,调整淘汰不胜任的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机构。遴选支队业务骨干上挂锻炼,鼓励参与业务规范编制和局审计任务。三、相关要求(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每季度开展1次议审工作,分析研判本级及所属大队后勤财经管理漏洞,研究破解制约审计工作的具体举措。要加强审计预算保障,综合研判业务总量,评估内审人力能力,以保证质量为前提,聘用业务能力强的社会审计机构协助开展审计。要严格落实支队纪委工作责任制和纪委书记主管审计职责,把审计工作纳入纪委会议事范围。纪委书记要担任大队级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组组长,统筹审计组工作,严格把控标准,保证审计质量。(二)要精心组织实施。要抓好审计工作室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工作标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重视专职审计干部能力培育,切实解决法规运用不准、现场组织不顺和底稿复核能力不足等问题,督促专业敬业,提高胜任能力。要促进内外审计力量融合,组织学习队伍管理制度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定好业务实施框架,及时揭示重大风险,确保实现审计目标。要结合2023年质量考评结果,找准差距不足,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局12月将随机抽取2个大队经济责任审计档案开展审计质量考评。(三)要严格工作标准。要落实工作报告制度,要认真落实局交办的调查研究、意见征求、总结报告、人员培训及上挂锻炼等事项,保证工作质量,相关情况和质量考评结果纳入审计工作考核范围。要加强外聘社会审计机构管理,落实信息保密制度,规范信息传递渠道,严禁微信传递敏感信息和数据,确保队伍内部数据信息安全,防止发生信息外泄引发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