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实干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党和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科技创新作出了系统阐述。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思想性、现实针对性和工作指导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特色社会主义自主科技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一、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涉及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问题、重大问题、根本问题等,形成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
(一)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工作。科技工作在党和家事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的事情,关键在党。”从毛泽东提出“向科学进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提出“科教兴战略”、胡锦涛提出“自主创新”,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
新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提升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领导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发展优势,落实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和人才强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坚持加快建设创新型家和世界科技强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奋斗目标。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大竞争的焦点。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雄辩地证明了科技所拥有的颠覆性力量,它将直接决定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决定家是兴旺发达还是走向衰落的命运走向。正是基于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个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坚持走中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把我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的必由之路。在2016年全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建设世界科技强“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建设世界科技强的过程,是科技创新源源不断涌现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重大技术瓶颈、不断满足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攻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抢占事关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的过程,更是不断增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全球性竞争已经到来,世界科技创新的步伐已经提速,世界主要家都已经将科技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也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唯有加快创新型家建设,步入世界科技强之列,才能迅速增强综合实力,跃升为世界强。因此,新时代科技工作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明确的战略方向、更高效率的落实行动,应对已经到来的高强度际竞争、高水平科技发展要求。
(三)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一体化部署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创新发展需要科技驱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培养则需要教育来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战略、人才强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与科技、人才共同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建设的关键要素。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力提升。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依赖于教育的支撑,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党和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家强,科技是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为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主体力量和战略资源,在创造和传播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也是衡量一个家综合力的重要指标,综合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要实现科技强的奋斗目标,就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
(四)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核心科技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当今世界,核心技术是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际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持续发展的命脉,这关乎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当前,我依然存在某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尖端科技领域受制于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家经济安全、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关于如何发展核心科技,习近平强调,要更好的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在前沿技术领域奋勇争先,加快发展重要战略资源,才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科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的强力支撑,基础研究的高度和厚度决定了一个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基础研究作出战略部署:“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五)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基本领域的变革,好比车之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目的就是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运。”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创新能力愈发成为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力竞争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科技事业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为科技创新的高效运行提供重要支持,是科技攻关取得突破的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始终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科技创新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建构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统筹能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增强体制应变能力,建立健全与科技攻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