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国企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路径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应注意提升领导干部的工作素质、丰富其知识底蕴,让领导干部具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能力。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应主要包括供给能力、整合能力和传播能力等,不同能力的培养策略不同,要求领导干部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有相关工作经验。
国有企业之间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企业通常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需要突出体现工作的服务属性。同时,国有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应着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让国有企业的政治素养和综合形象得到显著的提升。这项工作通常要由专业的领导干部团队负责完成,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并应科学开展对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培养任务,旨在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对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也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供了“发展锦囊”。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面临崭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和战略环境。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使命,更应该从多个纬度着手培养自身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1 .应具备供给能力。思想政治工
作就是从精神世界入手,转变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核心就是完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宣传及管理工作,由此来营造团结一致、和谐友好的内部工作氛围。开始这项工作时,通常对领导干部的供给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据了解,意识形态的供给能力在于要丰富思想文化内容体系,不断填充新时代的精神,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人们始终在工作和学习中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国有企业内部意识形态的供给能力通常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应要求领导干部能够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个人工作能力,最终真正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
2 .应具备整合能力。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数据信息比较多,领导干部在实际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时,应着重做好对数据的收集、分类、整合处理,并科学开展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工作,目的是发挥数据的使用价值,充实思政工作的内容,综合提升企业内部全体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这需要党员具备专业的整合能力,能明确意识到哪些信息可以整合在一起,哪些信息必须从意识形态领域中剔除出去。注意应正确区分不同思想观念的个性化特征,特别是针对一些非主流思想,应由领导干部做好对全体职工的思想引导工作,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让职工都能在内部思政活动的影响下,向主流思想靠拢,最终同心协力地处理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难题。
3 .应具备传播能力。国有企业在为领导干部分配思想政治任务时,应积极选拔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人才,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基础的意识形态工作。关键要保证领导干部能掌握意识形态的传播方法,具备专业的传播能力。能利用多种渠道完成政治宣传任务,合理向全体职工渗透党的指导思想。一般这项工作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要能与基层职工进行深入、平等的沟通交流,学会从贴近职工情感、价值观念等角度分析问题,选择最佳的传播方法,这还需要领导干部了解不同传播方法的优势。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应从体现企业基层党组织亲和力的环节入手,避免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一味的向职工群体灌输思政理论知识,要找到让职工发自内心认可领导干部工作的方法。
4 .应具备辨别能力。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政权政党政府政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如果不加以辨别区分,很可能会误入错误意识形态的“泥沼”。因此,提高职工的意识辨别力理应成为国有企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一方面新时代的国企领导干部要用好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意识形态衡量标尺,牢牢把握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准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和检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根本标准,不从事任何有违人民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错误思潮涌现的时候,要敢于冲锋在前同敌对思想斗争,勇于在大是大非面前“亮剑”,为迎接正确的意识形态扫除障碍。
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自身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领导干部在日常处理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时,经常容易因为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少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而导致工作后劲不足,工作热情度不高。基于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将决定其工作态度是否端正,也是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有企业应全程关注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分析其在理想信念上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对策。据了解,很多领导干部没有动态化的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状况,不了解新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主动坚持党的领导。再加上,社会环境中有很多精神方面、物质方面的因素会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观念产生不良影响,比较容易诱发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这是制约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稳步提升的主要因素,需要国有企业引起重视。
2 .创新意识及能力方面的问题。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工作观念及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国有企业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有很多领导干部自身缺乏创新意识,没有主动总结工作经验,也没有分析自身工作的优缺点,导致企业目前无法顺利进行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及优化研究。这是增加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难度的根本原因,通常会与国有企业没有通过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来介绍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一定关系。而且,日常思想建设工作任务量较大,领导干部自身缺少进行创新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在探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还有可能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的问题。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被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情况,自身主动学习的热情度不高,将无法跟上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容易造成工作滞后性的问题。引发这个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领导干部的入党动机不单纯,工作时抱有侥幸心理,缺少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遇到工作难题时,比较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此外,仍然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找准岗位角色定位方向,不了解参与意识形态工作对自身发展、企业发展能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工作重视度不足,缺少终身学习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难度。
4 .现有意识形态工作载体的问题。国有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可以选择的载体有很多,不同工作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及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需要保证领导干部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能够根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需求,选出合适的工作载体,科学创新工作方案。然而,当前很多领导干部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无法灵活应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来拓宽工作渠道,导致思想观念的传播途径过窄。这是国有企业在意识形态顶层设计和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时,应关注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