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汇编(4篇)
目录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1 2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2 4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3 7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4 10
年的民族,从七夕的金风露露到重阳的赏菊,从秦腔的余香到京剧的唱、坐、打,还有的传统文化。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史中,显得那么璀璨耀眼。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永无止境地延续下去,让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彻底发扬光大!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悠悠粽香,中华悠悠》。
红豆糯米,这是端午的粽子;思念牵挂,这是端午的情怀;龙舟纸鸢艾草菖蒲,这是端午的传统,也是中华的传统。
我们总觉得“中华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但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正南中天,即如《易经·乾卦》曰:“飞龙在天”,这是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的端午起源。纪念战国屈原坚贞不屈,这是涵盖了人文哲学的端午起源。只要我们留心,就能发现中华传统,一直在我们身边。即便是一双小小的一头方一头圆的筷子,它也对应着中国人对世界天圆地方的理解。所以,为何要说它离我们很远呢?
我们这一代是新时代的经历者和缔造者,时代一直在新,我们也一直在行。然而不能变、不会变的是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
读万卷书,明中华传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至柔而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是《史记》教给我们的家国大义。“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弟子规》教给我们的上慈下孝、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礼仪待人。点明灯一盏,沏香茗一杯,读书册万卷;博学广识,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中华传统。
行万里路,承中华传统。撑一把油纸伞,走进烟雨朦胧的雨巷,这是江南。绿水绕白墙,红蕊落青瓦,这是中华的悠悠。听一声声铿将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这是华阴老腔。一段段百转千回的曲调,一次次台上演员的倾力演唱,这是中华的震撼。拿一张红纸,握一把剪刀,这是剪纸。灵动的手指剪出年年有余、千里莺啼,这是中华的创造。行万里路程,观大千世界,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中华传统。
思万千绪,创中华新文化。有活水来,才有清如许,源远流长的才是中华。吾辈当以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以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以浪漫的激情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以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我中华才能绵延不绝,我中华文化才能生机无限。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伴着悠悠粽香,我们迎来端午,这是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愿我少年郎创我中华新文化!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内容是《弘扬民族,过个有品位的端午佳节》。
同学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恰逢x月x日,也就是本周四。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怀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的诗,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以身殉国。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要体会到屈原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过一个愉快、安全、有品位的端午节。
2024年端午节演讲稿(学校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端午文化。
刚刚度过恰逢假日的“520”,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小长假。曾经有一首儿歌唱道:“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端午节上最为热闹的一些习俗。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年少的我们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圣诞节”、“情人节”,甚至各种不是节日的数字节。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反思,端午节到底意味着什么?
端午节,是民众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广为流传的节日,端午是一个诗人的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着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奋笔疾书《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忧国忧民,一片赤胆忠心,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章。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畅谈端午,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倡导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是面对国家安危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试问千年之后,谁的名字和作品还能为世人所传诵?
曾经,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耻辱虽然已随风而逝,但历史应该铭记。增强国民体质是国之大计。每逢端午节,许多地方组织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的竞技活动,这也契合强健国民体格的要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学们一定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同时养成竞争、团结、勇往无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