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动干部队伍走在前作表率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时强调,“**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研究**工作,发挥省会优势,强化省会担当,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落实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干部队伍是关键、核心和基础。主题教育期间,笔者带队赴乡镇街道、市县区直单位、市管国有企业等60多个地区和单位,与460多名基层干部座谈交流,对干部队伍情况进行再梳理、问题再排查,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走在前作表率的实践与成效
2023年以来,市委紧扣“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要求,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走在前作表率的紧迫感不断增强。一是政治建设扎实有力。市委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制定贯彻举措。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民主生
持续补齐素质短板,增强能力本领。五是识人察人更加精准。扎实开展“走在前、作表率”干部调研,深入分析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德才表现,储备优秀县科级干部138名。建立能上能下+政治历练、“两头”干部识别、约谈提醒、跟踪管理的“1+4”干部育选管用制度体系,坚持在大事上看干部、在难事上练干部,优化调整领导班子13个,有力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活力。六是监督管理全面从严。开展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履职情况专项整治,建立741名“离线”干部动态管理信息库。紧盯“八小时外”监督,开发运行“随手拍”“码上举报”平台,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指尖监督”和时时监督。结合干部考察考核、选人用人检查、信访举报查核等工作,开展函询4人、提醒46人、诫勉2人、停职检查2人,通过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二、影响干部队伍走在前作表率的一些问题
(一)主动担当、真抓实干的思想作风还不够硬。一是把握形势、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还不够。领导干部必备的各项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政治能力,必须始终把讲政治体现到具体行动上,用实干实效检验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责任。但通过调研发现,仍有少数领导干部不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比如,在推进第三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未能按要求第一时间推动重大任务落实,其根本原因在于个别领导干部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明确的“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上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二是先人一步、赢得主动的紧迫感还不强。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如果对该干的事不早走一步,规律性的事不早谋一步,就无法赢得时间和主动。在调研中了解到,某县直单位“一把手”在任职期间进取意识不强,在争取上级重点项目上对接不积极不主动,造成工作被动。虽然这只是个例,但也说明干部队伍中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前列意识不强的情况还存在。三是狠抓落实、一抓到底的力度还不够。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表率,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一个“干”字。但通过走访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发现,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驻村干部管理等方面,有的县区在抓落实、抓整改、抓推进上还不到位。透过这些问题,我们感到,干部要干事,只当“思想家”不当“实干家”是行不通的,广大干部必须真用心、真担当、真突破、真落实,在“最后一公里”上下足功夫。
(二)攻坚克难、迎接挑战的能力素质还不高。一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还有欠缺。没有专业能力作支撑,就难以实现发展的高质量。通过走访调研个别行业部门,干部能力素质一般化、粗放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矛盾困难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足;有的干部对分管领域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实质上是一些领导干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思想认识不够,对本领域本行业的政策业务学习不深不透。二是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差距。针对“市区部分道路长期围而不修、路面凹凸不平、护栏参差不齐,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等个别督查通报的问题,通过第一时间跟进了解,发现个别职能部门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还有差距。这些问题,事事关乎百姓福祉,考验的是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但透过问题,我们也看到,有的干部对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考虑得不多,关键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还不够牢,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认识还不够深刻。三是主动迎战、担当作为的斗争能力还有不足。根据基层反映的情况来看,干部队伍中畏难躲事、不愿承压的情况还依然存在,有的干部为了不出事,宁可不作为,满足于当“太平官”;有的干部面对“硬骨头”“烫手山芋”,犹豫观望、裹足不前。比如,在调研生态环保问题督察整改工作中发现,有的干部对上级重点督办事项“一转了之”,跟踪督办不力,履行职责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彻底,导致问题反复、久拖不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干部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的担当精神还不够,一抓到底的韧劲还不足。
(三)跳出一域、放眼全局的观念意识还不足。一是工作心态上不够积极主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干部首先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通过调研发现,有的干部心态消极,工作上得过且过、畏难逃避、敷衍塞责;有的干部心态失衡,不善包容,抓不好班子、带不好队伍。比如,在调研班子运行情况时就有基层干部反映,有的“一把手”任职时间较长,看到进步无望,从心态上就先懈了劲儿,以上率下的作用发挥不够。这些心态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果干部抱着“吃现成”“吃老本”的心态,走在前作表率也就无从谈起。二是精神状态上缺乏紧迫感、责任感。干部时刻“在状态”,既是形势之迫,更是发展需要。从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有的干部在岗不在状态,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对工作不抓过程,也不问结果;还有一些“老同志”,抱着“笔宝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如,通过开展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履职情况专项治理,累计对140名因病因事不能正常履职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从侧面反映出,个别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消退、“离线”不在状态的问题是存在的。三是省会担当上彰显不够有力。调研中发现,有的干部认为在省会工作,资源富集、条件便利,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在一些重点指标任务上欠缺敢比敢拼的勇气和迎头赶上的志气。通过调研分析近两年**有关考核(通报)情况,有些指标不理想,还有较大差距。这些情况反映出,有的干部还没有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更高层面去定标定位,对标找差、加压进取、晋位争先的意识和魄力还有不足。
三、有力有效推动干部队伍走在前作表率的对策建议
推动**工作走在前作表率,根本在于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走在前作表率。破解上述这些问题,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抓住干部想干、敢干、会干这个关键点,坚持把思想教育、能力培训、实践历练、管理监督、激励关怀等贯通起来,作出整体性部署、制度化安排,着力推动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观念意识有效转变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