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温情城市·幸福家园”建设,全面推进组织体系、网格体系、物业体系、服务体系、自治体系、保障体系六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让城市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理顺体制建强堡垒架构。**区委书记连续三年将“温情城市·幸福家园”建设作为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强化高位推动、顶格推进;启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召开全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大会,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十大攻坚任务,制定“1+3”系列文件,让“幸福家园”建设有遵循、能落地。塑强队伍优化堡垒力量。实施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面成长计划”,发挥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带动作用,每月组织一次书记论坛,每季度召开一次“书记·思享会”,每半年进行一次提级述职,年底开展一次擂台比武,通过交流研讨、集中座谈、问题答疑,培养“头雁”骨干。组建联盟夯实堡垒支撑。成立“区域治理型”党建联盟,社区党组织牵头统筹“双报到”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凝聚社区共驻共建合力。推行“社会服务型”党建联盟,区级成立新
先后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2100余件。
打造规范有序,优质满意的物业体系。构建全区联动共治“一盘棋”。区级层面,成立物业行业党委,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对全区物业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街道层面,成立“红心物业”联盟,吸纳综合执法队伍、优秀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等治理力量进入,对物业问题进行联动研判、联动处置;社区层面,成立“红心物业”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内各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书记等共同参与,共商共议物业服务管理难题。打造小区集成治理“共同体”。加强党组织对物业服务管理的领导作用,构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服务机制。推行“支部建在小区里”,吸收业委会成员、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成员,建立“支部先议、三方商议、业主大会决议”议事机制,创新“叁方办”议事法,今年以来由小区党支部主导解决物业问题210多件。优化行业健康发展“生态圈”。实施“红心管家”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课堂辅导、现场教学等形式,定期开展“红心物业大讲堂”“物业联席会议”等活动,提高“红心管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交流活动30余次,培训“红心管家”600多人次。
建立全时全龄,可感可及的服务体系。提升“不打烊”服务能力。**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等服务阵地,按照“基于需求、统筹资源、形式多样、灵活服务”的原则,适当延长服务时间,探索推行工作日延时错时服务、节假日在岗值班服务模式,解决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时间断档、脱节等问题。自实行延长服务以来,解答居民群众各类咨询265人次、办理相关事务354件。提升“一窗办”服务能力。选拔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人员作为全科社工,协调医保、社保、公安等部门进行业务培训,打造全市首个“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网点,在小区党群服务站下沉老年证办理、公积金提取等4大类43项政务服务事项,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来访接待、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提升“全龄段”服务能力。打造“医心向党 健康护航”医疗共同体,推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院等优质服务资源下沉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让居民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依托“一联双包”活动,组织文联、体育等行业系统基层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常态化开展“文艺进万家”“全民健身”等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文体活动需求,现已举办相关活动500余场次。
构建邻里守望,良性互动的自治体系。实施多网合一兜底工程。**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网融合”,实现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发动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融网入格”。实行网格党组织书记由街道党工委备案管理,建立网格党组织书记向社区党组织和网格内党员群众报告工作、述职评议等制度。实施居民自治互动工程。利用楼栋公共空间,创新“一楼见”工作法,由党员楼长、居民代表、物业管家组成楼栋议事团自行组织议事,相关决策由小区党支部负责实施,加强民主化管理;成立“家事我办”志愿服务队,组织居民参与小区环境卫生清理、公共秩序维护等服务,形成“我事我办”的自主服务态势。今年以来,在小区党组织引领下共商共议共解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件。实施协同共治实践工程。在社区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发挥监管职能,督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履行职责。做实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办”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机制和协同联动解决问题机制。今年以来,协商解决物业矛盾纠纷及业主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500余件。
建强统合聚合,高效协同的保障体系。织密党群服务矩阵。**区深入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迭代升级行动,明确“五大功能齐全+特色服务鲜明+空间利用合理”的建设定位,集成党员服务、文化营造、共建共享等5个子项,推动智慧党建、便民服务、文化活动等61项服务整合衔接。区街两级通过集中移交、统筹共用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32处小区党群服务站,推动阵地前移、服务下沉。配强社区治理力量。加大社区工作者招聘力度,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272名,全部充实到社区工作一线,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绩效薪酬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切实培优育强社区“雁阵”。拓宽资金保障渠道。为每个社区足额配备30万元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础上,通过“双报到”单位对口支援、党员群众众筹、社会组织助力、社区公共收益补充等方式,推动社区增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更好地开展为民服务工作。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