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战略举措、战略保障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路径和科学方法,推进和实现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做好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近年来,**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始终把粮食安全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稳定发展粮食产能,提高储备管理水平,增强粮食调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转型,有力提升了**市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以战略眼光、宏阔视野、深厚情怀,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阐述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理论观点,深刻回答了端牢14亿多中国人饭碗的重大实践问题,擘画实施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做好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回应了广大群众所思所盼,体现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崇高情怀,对于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准确地把握了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复杂形势,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世界动荡变革的法宝,也为解决好我国粮食安全领域重大问题、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较好解决了既吃得饱又吃得好的问题,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牢牢把握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夯实永续保障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加强储备能力建设,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发挥储备在稳市、备荒、恤农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现代化粮食储运和市场体系,使产区粮食及时收储、销区粮食及时运达,确保“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牢牢把握“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战略要求,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着力构建完善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牢牢把握“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好国内国际关系,坚持立足国内、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推动粮食领域国际合作;明确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些重要论述,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二、以实际行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保障政治任务
**地处**省南部,北依长江,南濒太湖,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为稳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压舱石”作用。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充分运用常委会会议审议、调研、视察、督办代表建议以及做出相应决定等形式,全力助推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牢记“国之大者”,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关于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责任”二字。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就是要全面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一把手抓粮食生产的政治责任,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制度优势,形成共抓粮食生产的强大合力,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市着力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密切合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粮食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决把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落实和执行到位。牢牢扭住粮食安全考核“牛鼻子”,在全省率先将“党政同责”和“非粮化”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将考核结果折算成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考核得分。
强化顶层设计,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是更高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求。**市坚持强化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先后出台《**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市“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市粮食和物资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推进**市粮食和物资仓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粮食安全保障任务。同时充分发挥农业园区载体作用,深化落实“五园五区六带”(即“五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大城乡融合先导区、六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农业农村空间规划,全面推进“三园一区一居”(即“区级科技园、镇级产业园、村级特色园、城乡融合先导区、美丽农居”)建设,在真正意义上确保了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主阵地。
端牢自己饭碗,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城市化推进速度较快,全市现有耕地120.7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04.89万亩(本地划定102.03万亩、易地代保2.86万亩),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和地力提升空间有限的矛盾突出。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专门出台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方案,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双稳定。始终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硬指标,开展农田连片整治行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并以成功入选国家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为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就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门做出决定,强化法治保障。
筑牢储备根基,增强应急保供能力。从粮食自给率来看,**作为主销区,目前粮食自给率仅为26%,是全省粮食自给率最低的区域之一,确保粮食安全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近年来,**市不断巩固和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粮食储备调控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实现高水平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实行市、县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储备粮管理体制,确定“1个物流园区+5个中心库+4个骨干库+10个收纳库”的粮食仓储体系新布局,加快实施粮食仓储设施更新改造,到2024年将实现全市100%现代型仓容,仓储能力和现代化程度将走在全省前列。**市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占地面积106亩,总投资6.63亿元,集原粮仓储、成品粮储备、物资储备功能于一体,于2023年10月已建成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