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善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年以来,**省通过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以慈善超市、民政社工站、爱心传承社会实践基地、乡村相见小院等为代表的基层慈善空间发展模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搭建全民慈善的舞台,打通服务民生的“最后一米”,让慈善事业温暖更多群众。慈善法明确,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慈善法为契机,持续推进基层慈善空间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积极弘扬“亲仁善邻、守望相助”的社区慈善文化,不断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强化制度设计,绘制发展路线图。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理念创新引领制度创新,通过高水平制度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打通基层慈善空间建设的堵点。要突出探索创新。2021年出台的《**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若干规定》,为建立城乡社区慈善服务平台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将继续探索新制度、新标准,出台基层公益空间建设指南、社区基金发展指引等文件。要突出拓展延伸。在印发《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6)》基础上,研究出台社区慈善三年行动计划等,将基层慈善空间建设放到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去谋划。要突出系统集成。探索以推进公益慈善事业高
益人”向“捐赠人”、由“旁观者”向“主人翁”的角色转变。要引入源头活水。拓展捐赠渠道,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冠名基金、慈善信托等方式,为城乡社区全面引入文化、信息、人才、产业、项目等资源。要构建公益生态。充分动员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战略性慈善捐赠,将企业发展与社区发展等相融合,通过创新生活服务圈的方式打造社区公益价值生态链。
第四,要加强管理监督,守护慈善“生命线”。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要坚持一手抓促进发展,一手抓规范监管,提升基层慈善空间公信力,确保其发展行稳致远。要坚持法治化管理。依法依规建设基层慈善空间,以标准化的制度为支撑,以标准化的流程促规范,加强募捐活动与慈善款物管理,引导公众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法行善。要坚持阳光化运作。结合实施“阳光慈善”工程,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将基层慈善空间打造成公开、透明的募捐平台,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营造良好环境。要坚持社会化监督。对基层慈善空间建设成效开展第三方评估,畅通媒体和公众监督渠道,建立“群众监督员”制度,让群众见证慈善活动的决策过程和活动现场,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最后,我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奋发有为地推进我省慈善事业特别是社区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