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乡村数字化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强调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2024年全省乡村数字化治理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召,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研究部署下一步的乡村数字化治理工作。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要构建真实有效的治理场景。治理平台对用户群体的需求缺乏精准识别,忽视了对使用场景的细致研究,影响了平台功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功能定位的不明确,直接阻碍治理主体数字技能的提升,影响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效能。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乡村的真实需求,构建符合实际的数字化治理场景。而乡村数字化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现代化的农村,实现治理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平台建设者在推进数字化建设时深入了解村民的具体需求,制定符合本村特色的平台建设方案。其一,对现有数字平台进行“在地化”设计。为了更好地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数字平台建设者应深入开展调研,系统收集并分析村民的偏好和意见,特别针对老年群体的使用习惯,提供更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通过使用语音指导或一键式服务,降低数字平台的使用门槛,提高平台的普及率和接受度。根据村民的具体需求集成常用功能,如天气预报、农事
透明的方向发展。其二,应当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内生动力。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基于实际治理需求制定工作策略,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空间,而不是仅仅遵循上级指标任务和材料提交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形式主义作风。鼓励工作人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对于可行的创新方案给予支持和资源倾斜,并将可落地的创新性建议作经验分享,让工作人员相互学习、交流创新思路和方法。同时,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素养,加强对新事物的系统和规范化学习,帮助工作人员深入理解并有效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技术应用的可持续性,避免因技术缺失而导致项目中断或平台闲置。
第三,要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省数字乡村建设起步较晚,数字政策尚不完善,规划设计的统筹协调性不足,治理主体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因此,需要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和政策保障的作用,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行动与有效合作。其一,优化智慧党建平台功能,将党建引领力转化为高效的基层治理能力。通过线上组织活动查询、重点工作推进、党员教育开展,增强党支部管理党员、发动群众的能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培养一支兼具数字技术专长和熟悉党建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强化大数据应用能力,运用数字新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讲好党的故事,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其二,健全数字乡村发展的政策体系,明确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协同性。相关政府部门应出台详尽的数据资源管理规范和操作细则,明确数据资源的共享范围、参与主体及其共享机制;制定数据采集、存储、公开的统一标准,保障数据质量和信息安全。同时加快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提升“三农”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巨大潜力。其三,优化数字治理技术,构建统一开放的乡村数字治理平台。依据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采用开放的技术架构,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和技术架构的接入,将分散的数据统一建库管理,整合不同层级和系统中的数字信息资源,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提升乡村治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整合村民宅基地、职业、收入、学历等指标数据,建立数据统一、可复用的数据库,减少重复报表工作量。在村中设置并充分使用电子大屏,借助“互联网+村务”实现村务、财务公开,利用数字手段,不断创新村民自治形式、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同志们,乡村数字化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快推进我省乡村数字化治理工作,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