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持之以恒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良好政治生态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一、深刻认识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要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使命,必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的事业保驾护航。
(一)良好政治生态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良好的政治生态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解决好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这一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推动全党上下团结统一、步调一致,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良好政治生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充满着风险考验。必须大力营造崇廉尚实、有为有位的政治生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勇立潮
“七个有之”问题,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三)在政治文化方面,有的地方和部门正气不彰、邪气不祛,一些所谓“有背景”的“政治骗子”靠着并不高明的手段招摇过市,有的党员干部被其利用欺骗,甚至主动结交,反映出“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仍有市场。
(四)在政治生活方面,有的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还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现象。有的搞成一团和气,缺少真刀真枪、动真碰硬,将民主生活会开成表扬会。有的“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严肃,主题党日“党味”不浓。
三、持之以恒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激浊和扬清并举”,“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抓出实效。
(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涵养浩然正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纪、全面知纪、自觉明纪、严格守纪,自觉把“六项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大力倡导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推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净化政治生态必须自上而下抓,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在对党忠诚上明大德,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忠诚体现到本职工作和日常言行上。在为民服务上严公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守人民立场,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中践行为民服务的真谛。在廉洁自律上守私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三)严把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鲜明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人选得准用得好,政治生态就会正气充盈。要始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重点看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来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注重树立实干导向,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努力营造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良好氛围。
(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也是政治生态的最大污染源。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坚决治理政商勾结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五)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健全管党治党责任体系。政治生态涉及党的各级干部、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全党上下共同努力。党组(党委)要带头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组(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各级纪委(纪检组)要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作用,聚焦“两个维护”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有力政治监督促进政治生活净化。各责任主体要在责任体系中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