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班子“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召开2022年“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支部组织支部委员和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七重要讲话及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党的XX届全会精神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全会文件和辅导材料、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的基础上,认真查摆检视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明确了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方面
支部领导班子虽然能够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支部党员干部经常性开展党性锤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够有力。我们虽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但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总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高级干部和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事,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意识形态工作”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比如,在工作中主动性、针对性不强,缺乏对思想动态的深层次研究,导致对意识形态工作抓的有些松懈。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再如,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的内容、方式、程序不够健全,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比较薄弱。
三是对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有偏差。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把握基本是到位的,但一具体到工作,贯彻落实就有偏差。比如,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有选择不全面。对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高度重视,抓得紧抓得实,而对一般性工作往往是简单交办,一交了之;对纳入工作实绩考核的工作高度重视,抓得很具体很细致,而对未细化工作实绩系统的工作,往往是泛泛而抓,差不多就行;对县里盯得很紧的工作就全力以赴,而对抓得不紧的工作往往干着说着,没有做到各项工作统筹推进,齐头并进。
(二)学习方面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支部班子虽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能够按照上级组织要求做计划、抓学习,但是在组织学习时“照本宣科”多、细致分析少,对一些理论文章和条例学习全面、不系统,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情况,示范传导和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方面不到位。
二是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支部班子发挥的政治引领作用不强,少数同志觉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对支部建设和全局工作不够关心,有的同志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和推卸心理,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在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方面创新性、实效性有待提升,距离机关党建更高标准还有距离。
三是在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上有差距。开展党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满足于完成上级规定动作,以学习理论、组织参观等形式进行的多,与业务工作提升方面结合还不够紧密,在开展活动时请假的情况较多,对支部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工作方面
一是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对当前党建工作的开展缺乏全面、系统的部署,在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时,有时未充分考虑党员干部实际,没有提前做好对接协调,导致党员对相关活动的理解、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充分发挥各项党建活动在提升支部凝聚力、向心力方面的作用。
二是责任担当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对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时,还缺乏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在主动担当、主动研究解决问题上做的不够。支部班子成员之间还存在协调不力的现象,特别是涉及到党建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时,有时候因为事前沟通不到位、责任安排模糊,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
三是落实上级部署还有差距。支部班子能够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决定,但工作主动性不强、标准不高、特色不多,成效不明显。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方面,虽然也有进行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但是在谈话中出于团结因素,顾虑过多,互相之间交锋力度不够,怕说多了有隔阂,说狠了面子上过不去,谈心谈话还不够深入。
(四)生活方面
一是参与支部活动还不规范。支部个别党员因业务工作繁忙,将组织生活作为例行公事,重形式上的参与,未能思想上“融入”,甚至片面认为只要参加好党组民主生活会,基层组织生活即使不参加或者偶尔参加,也不会影响大局。
二是落实制度还欠规范,表率作用还不明显。支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习惯于把行政职务带进党内生活,习惯于在组织生活会上作指示、提要求,忽视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对支部如何开展活动和组织生活指导不够。
三是民主集中制执行的还不好。既有民主不充分,也有集中不果断的问题,特别在民主方面,有时讨论的问题事先通知较晚,留给大家事先充分思考充分准备的时间较短;有时事前沟通不充分不到位,但也存在事先通知了,会下不思考、会上要么不表态、要么乱表态的问题。遇到涉及分管口的问题时,有时明显带有个人因素和个人观点;遇到麻烦事和需要处理人的时候,存在当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同时,在集中方面有思前想后、犹豫不决的现象,影响了决策质量和效率。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上述查摆出来的问题,剖析其产生根源,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从根子深处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性修养锤炼不够。无论是政治站位不高、全面从严治党不严,还是工作方面的问题,剖析其存在的根源,主要是严以修身不够,党性修养不够。大家觉着,从小就受党的教育,长期受组织培养,经历过多个岗位历练,从一般同志一步步走上科级干部岗位,党性觉悟应该是有的,也应该是比较高的,正因为自我估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渐渐淡忘了入党时立下的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放松了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孜孜追求。思想上的自满,放松了自我要求,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放松了党性的不断提高。
(二)初心使命意识不强。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每位班子成员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都是从一般同志一步步干起来的,可以说,与群众建立了比较深厚的感情。但随职务的升迁,随着长时间在单位工作,深入基层少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少了,而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多了,手机遥控指挥多了,渐渐远离了群众,淡忘了为民情怀。说实话,作为基层科级干部,连“品都不占,不算什么官,干部干部,实际上是让我们领着同志们干活的,不能忘记我们自己不仅来自群众实际也是群众,不能把自己的职位看得太重,把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看的太轻。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否则,初心淡忘,使命淡忘,思想就容易滑坡,精神就容易空虚。
(三)监督管理约束不严。经过深刻剖析反思,支部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很多都源于日常监督管理和约束要求不严。实际上,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组织都有相应的纪律规定,之所以还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就是头脑中遵规守纪的这根弦绷的还不紧,没有时时处处按照各项纪律规定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些纪律规定只在组织学习时听听看看,集中学习时发言说说念念,而没有认真落实到自己身上,导致具体执行中不够严格,一些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另一方面,个别党员认为,经过组织长期培养和个人不懈努力,能走上今天的岗位,已经算不错的了,再用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结果还是这样,进步的空间也不大了,只要干好本职工作不出错就可以了,导致自觉不自觉地干事创业的劲头就减弱了、拼劲也不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