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代农民工关于返乡还是留城的养老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就业,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第一代农民工同样面临着养老问题。在第一代农民工“退休”之际,其需要面对一个重要的决策:是继续留在城市享受市民待遇,还是返乡与家人团聚并在农村寻求养老支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可见流动农民工“落地”对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贺雪峰认为对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务工是手段,返乡后享受体面的生活才是目的。xx和xx认为寻求一种更为体面和有安全感的生活是第一代农民工选择回乡的一大重要目的和动机。xx和xx认为关于第一代农民工返乡还是就地市民化养老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定居城市的能力和意愿是关键,因为目前定居是获得城市户籍的前提,而第一代农民工又深受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渴望年老之后回归故土。农民工留城还是返乡的问题本质上是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第一代农民工是“叶落归根”还是实现融入城市、“落地生根”是文章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第一代农民工的养老现状,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个视角分析
1.2难以实现农村养老
第一代农民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希望能够“叶落归根”,在城里务工到一定年龄会选择回到家乡养老。但是,回到乡村之后其难以真正享受养老生活。
1)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相对城市来说较低。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补贴每个月仅xxx余元,远不足以维系他们的日常生活,这导致第一代农民工回到乡村之后会选择继续务农保障自己的生活。但是由于小农经济的限制以及农民工不会使用现代先进科学种养技术,第一代农民工务农的收入通常不高,难以实现保障自我养老的目的。此外,在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之前,一般会把土地流转出去,因此其返乡后会面临无地可耕的状况,导致其养老生活水平更加得不到保障。
2)聂建亮和樊荣认为家庭养老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选择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当第一代农民工返回家乡的时候,其子女常常外出务工,此时,第一代农民工无法在家乡实现家庭养老,面临无人可依、无人照顾的局面。
3)第一代农民工在返乡之后往往还要承担照顾孙辈的责任,未能真正享受养老生活。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工在外出务工之后会把子女留在家中,那么第一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实际上承担了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责任。
1.3在城市中“退而不休”
部分第一代农民工为了生存,在本该退休的年龄选择继续留在城里务工。20xx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xx年,xx岁以上的农民工仅占全部农民工人数的xx.x%,而到了20xx年,这个比例为xx.x%,也就是说市场上几乎x/x的农民工年龄都在xx岁以上。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养老金待遇不高,农村中老年人出于生计需要不得不进城务工。目前,参保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村参保人月平均养老金待遇为xxx元。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差距较大,这反映出农村老年人退休之后的养老生活水平未能得到保障,导致部分第一代农民工选择在城市中“退而不休”。
2.第一代农民工返乡或留城养老的影响因素
是什么因素导致第一代农民工徘徊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进退两难呢?下面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三个角度来分析影响第一代农民工返乡还是留城的因素。
2.1个人因素
1)第一代农民工选择留城养老还是返乡养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他们的收入是否足以支撑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在长达数十年的务工生涯中,如果第一代农民工累积到了一定的资本,那么他们就能够且有能力在城市“扎稳脚跟”。但是对于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来说,其在务工生涯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不稳定而且偏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叶落归根”“解甲归田”。
2)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中是否有住房是决定他们养老地点的重要因素。房子是第一代农民工留城养老的安身立命之所。
3)就业的稳定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其倾向于“活到老,干到老”,在城市中有稳定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了生活来源,可以提高他们留城的意愿。对于在城市中没有稳定工作的第一代农民工来说,返乡养老是更好的选择。
4)个人归属感。农民工在城市中经常受到歧视,城乡差异导致其难以融入城市,让他们有一种城市“过客”的感觉。第一代农民工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寻找归属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代农民工渴望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2.2家庭因素
第一代农民工返乡或留城养老的决策受家庭因素影响,家庭因素在他们的选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子女状况和亲情纽带。
1)第一代农民工在进行养老决策时往往会考虑子女的情况。如果子女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并在城市生活,第一代农民工可能更倾向于留在城市,以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获得更多的亲情支持,且在城市生活的子女可能会为其提供更好的物质和精神关怀,第一代农民工也希望能够与子女在城市享受更便捷的医疗、教育和社会服务。相反,如果子女已经返乡或在农村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第一代农民工可能会考虑返乡,以期与子女团聚。总体来说,第一代农民工倾向于根据子女的需要做出返乡或留城养老的决策。
2)家庭中的亲情纽带对第一代农民工的决策也至关重要。如果第一代农民工在农村有更多的亲人或朋友,他们可能会倾向于返乡养老,享受亲人和社区的支持和关爱。家乡所带来的情感联系、文化认同和社会支持可能会成为第一代农民工返乡养老的主要动力。第一代农民工期望能在老年生活中得到更多情感滋养和精神支持,而这种情感和支持可以从其与农村亲友的情感纽带和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中获得。
2.3社会因素
第一代农民工的返乡或留城养老决策往往受到城市的养老服务和社会保险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和农村在社会养老支持和服务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也直接影响着第一代农民工返乡或留城的选择。
1)第一代农民工返乡或留城会受到社会养老支持和服务的影响。城市有更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和社会支持网络,可提供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各类服务,包括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这些社会支持和服务能够满足第一代农民工养老的需求,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留在城市。而在农村,第一代农民工可获得更多无形的社会支持和服务,比如亲友关怀,这可能会加强第一代农民工返乡的动力。
2)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水平有差异。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包括更高的养老金、更全面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对于拥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其更倾向于留城养老。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金每月只有xxx余元,难以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