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发展振兴步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推动乡村发展振兴步入“快车道”。
一、夯实党组织战斗堡垒,狠抓组织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28名,驻村干部56名,以“双联双进”工作为抓手,抽派60名机关干部,组成13支“春耕备耕服务队”,深入乡(镇)、村开展服务工作。形成《2024年度我县乡村分类定级动态管理台账》,持续组织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储备村后备力量344名,着力将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每项政策、每个举措得到落实和稳步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增强农牧业发展动能,狠抓产业振兴。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以农业“三品一标”建设为指导,深化院地校地科技合作,依托藏香猪、牦(肉)牛、全市中蜂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建全市中蜂示范场8个、生猪养殖场2个,新培育家
研合作关系,培育发展经营管理人才310余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40余人,加快产业链和人才链双向融合。建立选调生“结对帮带”、帮扶人才谈心谈话和市级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增强人才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勇创一流的良好局面。
五、打造高标准和美乡村,狠抓生态振兴。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要求,积极推进农业循环化发展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完成造林1.8万亩、草原禁牧80万亩、森林管护254万亩、草畜平衡290.4万亩,林草综合覆盖率达95%以上,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100%;清理河(湖)岸线3100公里,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增殖放流鱼苗4.2万尾。通过“千村示范工程”“厕所革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项目,一年内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新(改)建农村户厕260户,完成48个村污水治理任务。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护制度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