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实的社会治理基础护航高质量发展—深圳宝安构建"1+6+10+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实践探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的改革目标。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群众诉求才能有效解决,社会大局才能和谐有序。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宝安特色的治理之路,夯实平安宝安基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宝安进行了实践探索。
宝安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人口大区、工业大区、出口大区,面积约39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五分之一,是全市面积最大的区,拥有上市企业78家,规上工业企业5429家,占全市近五分之二,全区实有管理人口541.59万人,占全市比重超四分之一,其中户籍人口111.97万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严重倒挂,各类人群的利益诉求复杂多样,社会治理难度大、任务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旧矛盾交织叠加,部分矛盾纠纷化解难度大,基层矛盾纠纷防范化解面临新挑战、新问题。立足区情实际,宝安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1+6+10+N”宝安社会治理品牌矩阵,强化矛盾纠纷的源头防范和多元化解,打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宝安模式。
“探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宝安模式”入选“2023创新社会治理年度案例”;福永街道新业态“四维解纷”工作法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在浙江诸暨“枫桥经验”陈列馆展出。
坚持“一站式”吸纳化解,建强一个实战平台
街道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的重要工作平台。宝安做强街道综治中心,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吸纳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一是着眼实体,提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出台详细方案指引,提档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区十个街道综治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配齐“五室一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群众接待厅)。西乡街道综治中心被列为全省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典型。二是着眼联动,提升街道综治中心聚合能力。大力推动街道综治中心与各类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深度融合,构建“调解+司法确认+诉讼立案指引”全链条服务模式,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三是着眼服务,提升街道综治中心实战效能。结合街道辖区实际探索创新,强化综治中心在物流行业、家事纠纷等领域的统筹协调功能,创建园区综治中心,通过提升实战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航城街道综治中心入选2023年度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
坚持“抓前端”防范化解,强化六种主体支撑
基层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是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专业力量,宝安区以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推进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的有机衔接。一是强化源头治理,做好风险防控。出台加强源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法官入驻综治中心,争创全国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全区5000多名网格员、5.2万名楼栋长“身处一线、贴近群众”优势,推进矛盾纠纷随排随调、提前防范,今年全区网格员排查上报矛盾纠纷约16万件。二是强化多元联动,构建大调解格局。推广黄田派出所“街—警—法”联动经验做法,开展支持“警调对接”“庭所对接”等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建立完善轻罪综合治理暨涉罪矛盾纠纷“协同治理、协作办案”工作机制,派驻检察官入驻街道综治中心。司法局在全区推行“人民调解+赋强公证”,工作实践被写入《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三是强化智慧赋能,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推广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推进平安宝安电子考评系统应用,直观反映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推动精准研判、科学决策。“平安宝安”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入选2024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坚持“就地化解”,压实十个街道属地责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加强源头治理和关口把控,才能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宝安区坚持因地制宜、防线前移,最大限度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一是推动防范化解关口前移。新安街道推行“心安夜话”,领导干部固定时间在各小区、产业园区等处接访。新桥街道创设“啄木鸟”式流动服务站,组织所属社区、集中问题的事权处置部门开展流动服务。燕罗街道探索“社区小格”,将街道精细划分32个社区小格,深入开展“走社区、办实事”行动,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石岩街道推进“无讼”社区建设,将“无讼”社区的评估指标由“绝对无讼”转变为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二是提升防范化解效能。西乡街道深化“说事评理”,在社区试点建设“固戍议事阁”,推动居民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福海街道优化“工联会”品牌,坚持“工会+劳动+公安+综治”多部门联动,高效便捷地受理解决群众诉求。松岗街道强化“法治+”联调,加强与法庭沟通对接,推行联合接访,实现社会风险早排查、早发现、早调处。三是丰富防范化解路径。航城街道试点“深中共建”,建立深圳中山跨界人民调解工作室,推出“远程调解+跨界”纠纷化解模式。福永街道创新“四维解纷”,坚持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因业制宜、科技赋能的“四维解纷”工作法,探索新业态纠纷防范化解。沙井街道打造“预安宁”治理模式,精准研判风险,减少“预付式”消费的纠纷隐患。2024年以来受理的预付式矛盾纠纷同比减少71%。
坚持“多元共治”,凝聚多方力量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宝安强化协同治理,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调解格局。一是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压实行政部门主管责任,在商事、家事、医患、劳动、知识产权、工程建设、房地产、小区物业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领域成立专业调解室,织密调解网络。截至目前,全区已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14个。二是整合群团组织力量。推动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妇女维权工作站等与综治中心紧密对接,全区已建成10支由社工、网格员、公安等组成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业队伍,设立12个诉讼服务义工岗位。宝安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西乡街道调解工作室获评深圳市金牌调解室。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巩固完善专家调解团队,建立医疗公益律师库,及时对纠纷症结点给予专业法律意见。建立400多人“乡音方言库”,推广“乡音方言”调解,以老乡情、乡音的介入取得当事人的信任。目前全区共有调解员832人,其中专职调解员400人、兼职调解员432人。
宝安区立足区情实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宝安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持续上升,经济发展量质双跃升,2023年宝安区获评中国影响力年度城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宝安将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宝安模式,在新征程上再次书写光荣与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