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督效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是高站位部署推动。坚持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通过党组会议、主任办公会、支部会议等形式进行安排部署,结合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二是高效率统筹协调。落实“周交办、月计划、季总结”机制,督促各科室按照《工作要点》要求,对照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清单,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确定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高标准督察落实。对各科室单位“四不两直”查访、上级督查、群众反映及自查发现问题整改等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分析研判,找准病灶、精准用药,先后印发《工作提示》《督效通报》*期,持续跟踪问效,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二)精简考核事项,优化指标设置体系。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摸清“督考”事项底数,建立完善台账和负面清单制度。一方面,整合压缩考核事项。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办公室“1+6”督查体系的部署要求,对现有各类考核事项进行全面梳
等问题。共查处官僚主义问题*个、通报曝光典型问题*期*起。三是强力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聚焦党员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整治,坚决遏制公款吃喝送礼、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个、通报曝光典型问题*期*起。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少数单位认识不够到位。对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没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在推进工作时过度留痕,准备材料过度依赖台账资料。有的工作人员认为台账资料是工作是否落实的重要依据,工作中存在重前边轻后边、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的现象;有的认为台账数据越大越好、越多越好,违背了统计工作以真实情况为基础的原则;还有的把台账作为一项检查任务或式样工作来完成,存在应付心理,图省事、怕麻烦,导致工作失真失实。(二)少数单位机制不够健全。虽然能够按照要求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但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痕迹轻实绩的问题;有的部门防疲劳机制不够完善,在安排专项督查时缺乏前期调研和评估论证,且未建立整改反馈机制;有的部门习惯于将督查工作与考核挂钩,在促进基层减负上缺少行之有效的举措。(三)少数单位监督不够有力。纪检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单位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无法进入督导组参与工作;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不足,对财务报销等具体业务问题的监督偏弱;巡察监督多以巡听巡看为主,对现场发现问题线索的核查力度不够。三、下一步工作计划措施(一)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践行有关规定要求,自觉做坚定维护者、自觉抵制者和模范践行者。督促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分管处室和单位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指导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抓好自身及分管领域内的纠正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工作。(二)持续规范督查检查,着力为基层减负放权。坚决防止层层填表报数、增加基层负担等问题发生。严格控制督查规模、范围、频次和时间。严格执行《市党政机关下基层调研管理办法》,规范下基层调研工作程序。加强对市直单位督查检查工作的统筹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展督查活动;建立健全联合督查工作机制,避免多头督查重复检查;切实做好专项督查接待工作策划和审批工作,原则上不允许陪同人员过多或额外增加接待环节;除应急值守外,原则上不允许领导干部带班值守;严禁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大力推广“互联网+督查”,用好微信工作群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督查督办,最大限度减少纸质文件和台账记录。(三)持续推行“四不两直”模式,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直接管”,拿出专门时间和人员力量掌握“四不两直”查访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紧盯典型问题、多次出现的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展开明察暗访。畅通线索渠道,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四不两直”中发现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一查到底;对调查属实的问题严肃处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对调查不实的及时澄清正名;对诬告陷害的严肃追究责任;对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工作不力的加强督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