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而生,向海而兴——广西北海发展向海经济的实践探索
一条条通衢大道向海延伸,一栋栋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一批批投资客商接踵而来,一个个重大项目点火投产……这一幅幅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在南海之滨、北部湾畔的现代新城——广西北海市到处呈现。
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考察时指出,“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强海洋的开发、利用、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北海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镇,发展向海经济已成为新时代北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前行的巨大动力。
奏响“工业强音”,增强向海经济“硬核力”
如何利用好海洋?如何打造好向海经济?曾经是摆在北海市面前的难题。北海市以向海经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实施《北海市向海经济发展规划》和《打造向海经济行动方案》,把向海经济作为开放经济、枢纽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和富民经济来打造。
“如何更好地打造好现代化向海工业经济?”北海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工交贸易研究科科长李新浪分析,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企业服务、积极的招商引资、有力的项目支撑,是打造好向海经济的“秘诀”。北海市始终秉持“大到一个百亿级企业,小到一家糖水铺,他们的问题都不能被忽略”的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矿对此深有感触:“我们集团在全国多个省市建立了生产基地。相比很多地方,北海政府部门的服务最贴心、最及时、最到位。北海的干部敢于担当,真心实意地帮我们排忧解难,就像自己家人一样。”广西德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利刚也分享道:“我们选择铁山东港主要是看中北海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里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和各部门为我们的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
“项目为王、落地为要。”能快就不要慢、该干马上就办,党员干部和投资客商共同创造了“北海加速度”。川化硫酸钾项目从考察到进场施工只花了40天,蓝水海工项目从动工到试投产仅用了1年,太阳纸业项目用21个月完成了原定4年的工期。“面上是项目热火朝天,背后是干部担当作为”,这句话在北海得到了生动体现。“一直以来,北海持续抓招商、上项目、强产业,一批优质民营企业筑梦北海,引领北海产业风生水起,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的投资、60%的GDP和90%的新增就业岗位,成了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北海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陈妮娜说道。
北海市在“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助推34个百亿级项目、253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玖龙纸业(北海)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周云展介绍:“玖龙纸业(北海)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700亿元,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将接近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以上,将打造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丰富的高端造纸基地,形成高端纸品产业集群,加速构建高质量的向海工业体系。”随着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建设,北海业已形成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以及海工装备制造、生态铝的“6+2”工业集群,工业展现出较强产业聚集能力,吸引了香港建滔、新福兴、南玻、顺应储能、金风、东方希望、国能广投、上海电气、三峡集团等一批上下游龙头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工业发展韧性显著增强,呈现蓬勃向上、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事业都是干出来的。一批涉及工业、文旅、商业、基础设施、民生等百亿级、十亿级项目工地遍地开花,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工地塔吊林立,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干得热火朝天,推动实体经济强总量、扩增量、优存量,为北海的向海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大势能。2018年至2023年,北海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698.5亿元提升至2528.7亿元,排名从广西第6位跃升至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从广西第5位上升至第2位,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3%,累计形成实物的投资总量超1200亿元。
北海这座以旅游著称的城市,挺起了工业发展“硬脊梁”。向海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加快形成,习近平总书记为北海擘画的向海发展美好图景正在加快实现。
讲好“海丝故事”,提升向海经济“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指出:“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早在2000多年前,北海合浦港千帆竞发、舟楫往来、商贾云集,载满货物的商船从这里出发,前往东南亚直至西亚的沿海国家和城市,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辉煌的印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讲道,北海与宁波、泉州、广州等地的古港,是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馆长廉世明说:“汉代合浦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与东南亚、南亚、西亚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友好交往的历史,也是中原汉王朝通往海外的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交往的重要门户。”在与合浦汉代博物馆隔路相望的海上丝路文化遗址公园下面,埋藏着汉代古墓,每一座汉墓就是一部史书,都蕴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密码。
丝路古港,遗泽千年。如何让千年海丝文化在新时代持续迸发活力?“北海要打造特有的海洋文化经典文艺作品。海洋文化、丝路文化、疍家文化等都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优势和题材。”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陈维亚说。近年来,北海大力挖掘海丝文化、合浦汉文化、南珠文化等特色文化,着力保护海丝文化遗产、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愈深、魅力愈显。合浦县烟楼村打造的海丝首港实景景区,每当夜幕降临,汉风汉韵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孩童、渔民、商贩,以及异域装扮的外国客商,从游客身旁走过,出现在街巷、码头、商铺、广场、沙岛等场所。全景交互式演艺《水与火之歌》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呈现出2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合浦始发港商贾云集、舟楫往来的繁华盛景。
古今交汇,熠熠生辉。依托海丝文化,“文化北海”品牌越擦越亮,品质北海声誉愈来愈响。持续开展“一带一路·北海遇见北海”系列旅游文化宣传交流活动,赴俄罗斯、日本、希腊、韩国、斯里兰卡、英国、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丝路古港潮美北海”的城市品牌,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咕哩美》在国内外各大城市巡演,成为北海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2024年11月,被视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的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首航,1000多名游客从北海乘坐“蓝梦之歌”号邮轮前往越南下龙湾,开启“海上黄金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