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之家阵地建设”推进会上的经验交流
为更好地适应青年居住分散化、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充分发挥青年之家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属性作用,团区委全面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推出“3+1”工作法,深入推进青年之家建设,形成2个青年之家旗舰店加21个青年之家分店的枢纽发散型青年之家全覆盖布局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活动,不断提升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水平,切实增强青年群众的获得感、参与感。一、“三措并举”布局“一盘棋”网格终端,在组织架构上“增维度”打造“旗舰店”。按照“青年在哪里,阵地就覆盖到哪里”的思路,积极向区委申请,依托辖区青年人气聚集的核心公建设施,建立2个富有青春气息、深受青年人喜爱的区级青年之家旗舰店,即依托*公共文化中心打造“区青年之家旗舰店”“区青年人才会客厅”两大阵地,与嘉都汇邻里中心协商建设“青年友好型商场”,并建立市区首个青年主题影厅——*共青团影厅”,同步以点带面在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嘉都汇商圈等20个青年网红打卡地和聚集地推进青年之家分店建设。延展“供应链”。坚持“青年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深化青年之家旗舰店的输血造血功能,围绕青年创新创业、亲职教育、个人成长、社会交往等需求,成功运作“团聚青春缘定*”联谊交友、“青暖*微爱同行”困境青少年帮扶等服务项目,并在各青年之家分店广泛配送,全方位拓宽青年服务体系。定制“特色菜”。不断挖掘
*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结对,将青年之家旗舰店打造成为青年人才会客厅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团队成为青年之家服务阵地的常态化工作力量,同步将各大高校青年活动引流至青年之家开展,为青年之家聚人气、添活力。目前已成功开展“*潮”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青年文化社团基层巡演等活动10余场。三、“三式联动”制定“一揽子”管理机制,在服务效果上“提精度”构建“塔群式”联络体系。借助网络化手段,通过活动吸引、组织凝聚等方式,构建起与青年的“塔群式”联络体系。以团区委为“塔尖”,建立各青年之家负责人联络群,覆盖团干部、青年社群骨干、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以青年之家旗舰店和各分店为“塔身”,吸纳广大青年群体等加入各青年之家微信塔群,及时做好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工作,截至目前,各级各类青年之家塔群已覆盖青年5600余人,进一步增强了青年的归属感。提供“清单式”服务保障。建立“三项清单”机制,即团员青年“需求清单”、团组织“资源清单”、青年之家“项目清单”。一方面,结合“联青服务站”“共青团大走访大调研”等活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年需求进行精准把脉,并建立团员青年“需求清单”,确保服务内容精准对接青年所需。另一方面,对各级团组织进行全方位摸排并建立团组织“资源清单”,吸纳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区企业成为青年之家“合伙人”,将各类党、团资源链接到青年之家阵地,携手为青年提供各类服务,并形成青年之家“项目清单”。目前已有20个青年之家“合伙人”入驻,顺利打造“春日里的印象派”美学治愈、“与法同行”法治夏令营等品牌项目。实行“闭环式”运作流程。坚持青年主体地位,建立“摸青年需求——为青年谋划——邀青年评议”的工作流程,把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的运行闭环做深做实。在各项活动或服务项目实施结束后,依托青年之家云平台邀请青年对青年之家的场地满意度和活动效果等进行打分,根据得分情况评定星级,激励各青年之家努力谋划活动内容,提升吸引力。团区委将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特色项目等举措,进一步凸显青年之家的组织功能和阵地功能。除了为青年提供基本的理论学习、文艺沙龙、休闲娱乐、权益维护等服务外,还创新开拓“青澜文创湾”“青春议事厅”等功能阵地,推出“青澜民艺潮”“青春帮帮团”等8类品牌项目,带领青年积极投身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等中心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