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以创新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一体化”,通过组织共建推动资源共享、业务共赢,逐步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整体质量水平,结合我市国有企业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二中全会精神,通过建立“上与下”“内与外”“强与弱”的立体纽带,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链引领产业和项目链等中心工作,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党建链”,做强“服务链”,实现“组织建设互促、党员职工互动、党建资源互享、企业发展互补”目标。
二、组织架构
(一)联盟架构。构建“1+4”“国企先锋服务大局”党建联盟格局,“1”即建立国有企业党建总联盟,“4”即按照我市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主要板块,分别组建旱改水项目党建联盟、“车服务”党建联盟、“转思路·‘型’发展”国企改革发展党建联盟、教育培训领域党建联盟等4个子联盟,通过上下结对、内外结对、强弱结对等三种形式,结合服务链上下游、业务密切联系实际组成跨组织、跨区域、跨行业的党建联盟。
(二)联盟职责。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产业发展工作思路和计划。定期召开联盟大会,研究党建联盟工作的重大情况、重大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整合成员单位资源,组织开展组织建设、主题党日、公益活动和文体活动等相关工作。及时总结党建联盟的经验做法,推广成功经验,打造特色品牌。
(三)联盟阵地。国有企业党建联盟阵地设在规模较大、办公条件较好、规划布局合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来宾市直属国有企业,分别在来宾国投集团、来宾产投集团、来宾金投集团、来宾农投集团等牵头单位,按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打造阵地建设。
(四)议事机构。党建联盟的议事机构是联盟大会,总联盟的联盟大会由市国资委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召集召开,成员单位中的有关县(市、区)、市直部门报请市委组织部协调召集。子联盟的联盟大会分别由4家市直属国有企业召集召开。联盟设立联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党务科,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明确1名党员担任联络员。
动市直部门和企业间双向挂职锻炼、交叉任职、联合培训,有针对性地安排业务骨干到其他企业挂职交流,推动信息互通、经验互鉴。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人才库,加强企业人才服务、管理。对一批企业家进行重点培养,提升企业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企业战略发展眼光。
(三)深化“政企结对共建”,实现活动联办。以“党建共建聚合力,政企携手促发展”为主题,推动市直部门党组织和国有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扶共建,实现活动联办。要联合组织开展活动,建立组织生活轮值制度,定期由联盟成员单位轮流牵头,以主题党日为抓手,编制党员活动“菜单”,围绕政治引领、政策学习、企业改革、产业发展等主题,采取集中学习、座谈交流、专题研讨、观摩考察、志愿服务等形式,推动实现党员“联学”、组织生活“联过”、发展思路“共谋”。加强“上下+内外”结对共建,有业务联系或工程项目所在县份和单位间,或存在管理、服务关系的单位间党组织结成党建联盟,通过党组织结对加深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板块的理解、认同,强化工作交流、协作和紧密配合,理顺上下运行管理秩序,通过党建带业务,促进各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合作共赢、互促互进。推行机关党组织和国有企业党组织“强弱结对”,不断强化联盟内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各单位党组织要主动对标先进学经验,鼓励单位之间、以及单位内部的基层党支部之间结成党建联盟,以先进促后进,以榜样带一般,促进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整体上台阶。
(四)加强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施党建联盟成员单位间党建阵地、教育培训资源、优秀人才资源互助共享,定期组织成员单位间进行交流互访,开展各种党内理论及实践活动,实现优势资源的有机整合、统筹利用,发挥集群优势,集聚共享效益。建立完善互访协商机制,开展政府部门、企业间互访、交流、考察、推介等活动,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实效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平台,聚焦旱改水、矿山、数字化等特色产业,加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对接合作,巩固共享资源成果走深走实。建立资源共享清单,明确联盟成员资源共享范围,将信息、文化、服务等资源在联盟内有机整合盘活,强化功能建设,发挥共驻共建作用,将联盟阵地建设打造成党员学习、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经验分享的综合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联盟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联盟成员协调会议,有效集中联盟成员单位的力量,把资金、场地、人才等各类分散优势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利用、共同分享,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
(五)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发展共促。积极开展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攻坚行动,坚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找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通过联合市直有关部门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等方式,发挥党支部在业务攻坚开拓、管理效益提升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探索在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时同步签订党建共建协议的“双签模式”,有力推动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行“党建搭台、业务唱戏”方法,推动联盟企业点单、职能部门接单、党员干部领单,从市直主要业务部门优选党员担任企业业务指导员,围绕宣传政策信息、收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等职责,开展“兜底式”服务。与共建单位加强业务合作,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在生产攻关、技术服务、市场开拓等领域建立紧密联系,以党建引领促业务发展、合作共赢。
四、工作机制
(一)准入退出规则。牵头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有关单位或企业入盟,各有关单位或企业可自愿申请加入联盟。申请加入联盟的,需经联盟大会表决通过。成员单位或企业可自愿申请退出联盟,但需联盟大会批准同意。成员单位或企业超过一年不参加活动、不发挥作用,有严重违纪违法现象或其他不适宜继续担任成员单位的,由牵头单位提议、联盟大会表决同意后,可取消成员单位资格。
(二)会议议事机制。坚持常态化原则,联盟大会由牵头单位召集,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主要任务是总结和研究部署产业发展工作,讨论解决党建和产业发展难题。遇到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大会。会议须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讨论重大问题和其他需要表决的事项时,必须有三分之二的成员到会。
(三)活动轮值机制。坚持创新有效原则,实行成员单位轮值负责制度,每个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活动。每次活动聚焦一个主题,以听企业说事、邀企业议事、为企业办事等方式,促使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推动活动有效助力企业发展。
(四)问题联解机制。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加强督促问题协调办理力度。对属于市场行为或企业自身的问题,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尽量帮助协调。对属于市国资委层面的,由市国资委有关部门就地受理、就地解决。属于市级层面的问题,按照问题类型,由各联盟成员单位统一上报市国资委研究后提交市政府协调解决,形成“企业点单—部门接单—联盟跟单”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