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讲堂】
如何破局:数字经济下传媒产业的“变”与“不变”
一、网络强国与传媒产业的重要性
建设网络强国是筑牢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指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党对网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提升,网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有效发挥,网络空间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数字经济时代,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新时代传媒产业是网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在西方社会,人们还将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喻为“第四权力”。可见,传媒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一环。传媒产业除了具有经济属性外,还兼具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
从传媒产业的政治属性来看,它具有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功能。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正确方向。围绕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及时精准报道。
大众传媒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比如,2019年,为进一步深化打击整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对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网络戾气、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直播和短视频乱象等网络生态突出问题,从严处置违规平台和账号,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有力震慑,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从传媒产业的文化属性来看,它满足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摄取和社会大众娱乐的需求。美国社会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的社会功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将其概括为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个方面。
1. 环境监测功能。人类只有及时了解并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发展。所以,传媒产业对社会起到了“瞭望哨”的作用。
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是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从传媒产业的经济属性来看,传媒产业提供资讯及文化娱乐产品,创造实体经济。一方面传媒产业具有完备的市场化产业链,另一方面传媒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传媒产业在整个经济系统占重要地位。
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一)传播革命
1.语言媒介。人类相对成熟的语言产生于5—10万年前。语言让人类的信息传播有了质的飞跃。
2.文字媒介。人类的文字大约出现在五千年之前。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被保存。这些被保存的文字可以将信息的传播距离加大。
3.印刷媒介。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文明之母”。根据现有的资料,无法确定印刷术的具体发明时间。但从文献资料和印刷实物来看,印刷术起源于隋唐之际。15世纪,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在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的方法。
4.电子媒介。1926年,电视被发明出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1947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引发了电子技术革命;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向公众开放。
传播学家施拉姆有一个著名的“最后七分钟”比喻。大意是说,如果把人类历史的100万年换算成一天时间,人类文明演进的关键集中在最后七分钟:晚上21点33分,人类出现了原始语言,人类文明萌芽;晚上23点53分 ,出现了文字,人类文明开启;午夜前46秒,约翰·古登堡发明了近代的印刷术,人类文明开始被更好地记录和传播;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人类文明以难以预想的加速度演进。
按照施拉姆的比喻,人类在前23个小时内的传播发展是非常缓慢的,直到“最后七分钟”,人类的传播技术才出现了大幅度的发展。
(二)数字经济与新媒体
数字经济的概念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1995年,美国复合技术联盟主席D.塔帕斯科特在《数字经济——联网智力时代的承诺和风险》中首次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D.塔帕斯科特认为传统经济中以实体方式呈现的信息流,在新经济中将以数字形式呈现。
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产业化;二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是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产业数字化则是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由此,网络新媒体作为第四媒体正式进入传播媒体范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而言,数字时代的新媒体是应用数字化技术改变传播媒介,创新互动交互式传播路径,促进信息娱乐化倾向的一种新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旧更替是不变的常态。新媒体的内涵与范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某种“新媒体”的出现只是一个时间片段上的产物,它会变为下一个历史时期的“传统媒体”。可以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媒体样式也在不断变化。
Web1.0时代是个人电脑时代的互联网,用户利用web浏览器通过门户网站,单向获取内容,主要进行浏览、搜索等操作;用户只是被动接受内容,没有互动体验。web1.0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网络的时代,虽然各个网站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第一代互联网有诸多共同的特征,表现在技术创新主导模式、基于点击流量的盈利共通点、门户合流、明晰的主营兼营产业结构、动态网站。
Web2.0这一概念,由O'Rei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提出。Web2.0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Web2.0是一个新的时代。Web2.0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另外,Web2.0时代还强调用户的交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