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教育系统将坚持“严、紧、实”主基调,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聚力先立后破,锐意改革创新,按照“打基础、强支撑、创优势、赢未来”的目标,聚焦项目提速、教育提质、队伍提档、开放提能、治理提效“五大路径”,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教育提质深化、改革创新攻坚“三大行动”,干就干一流、当就当先进、争就争第一,打造“动能更强劲、活力更充沛、全域更均衡、幸福更可感、特色更鲜明”教育发展新高地。主要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铸魂育人。突出优质公平,巩固国家“两县”创建成果,教育“两测”实现稳档进位,全学段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全面提升师生素养。不断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推行课后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落实“五抓”。
(一)锚定一流抓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立身之本。教师“学”是前提,“研”是关键,“教”是基础,要坚持全面质量观,多培养和输送拔尖创新人才,以过硬的教育质量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一是落实五育并举。以身心健康为重点强化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突出“思政”教育。启动立德树人工程,抓好德育评价改革,推广“开学礼”“毕业礼”“成长礼”“成人礼”等中小学重要仪式活动规范,组织好教师节等重要节日,落实以文化人。选优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政教处、德育处、辅导员等队伍,推动实施“德育导师制”,建好用好中小学德育专家库。打造一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示范点,打响中小学德育品牌。2.强化“健康”提能。以大课间评比、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体质与技能抽测等抓手,强健学生体质。深化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用好县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好优质队伍,逐年分批招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加强培训,提升素质。3.聚力“兴趣”培养。科学教育试点扩面,实施实验教学“强基”、“英才计划”扩面等系列行动。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课堂”和“志教融合”国家试点,打造有天台辨识度的劳动教育品牌。加强学校美育,培育美育品牌,开足开齐美育课程,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新格局。4.深化“双减”工作。结合实际开展“给书包减重”“书包不回家”等行动,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打造课后服务示范学校。深化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治理,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推进青少年“爱阅读”读书行动,打造书香校园、示范图书馆。
二是提升教学质量。唱响“质量论英雄”的主旋律,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抓实“教学六认真”。充分运用基础教育共富研究院工作机制,聘请知名机构、高校、名校等联合开展“新高考”专题研究,加强中高考命题研究。贯通中小学一体化育人路径,加强小学与初中贯通衔接;探索推动初高中贯通一体化育人,切实打破我县高考“天花板”。要抓好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推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破解难题的教育科研项目。
三是丰富办学内涵。以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为抓手提升县域教育整体水平,力争现代化学校扩容提质。1.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做好省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申报工作、力争成功,编制好“和合幼教”专著与绘本。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开展托育延伸工作。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教共体办学,推动乡村名校扩面提质。开展初中教育提质行动。3.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登峰行动、县域高中质量提升行动、普通高中扩容增量计划。3.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力争落地全省改革现场会,打响具有天台特征的特教金名片。4.职业教育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落实省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试点改革等工作。
(二)对标先进抓队伍
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聚人成事,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
一要真流动、增活力。深入实施“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流动编制”管理,以教师“动起来”促进队伍“强起来”,落实“教师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逐步营造“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良性竞争氛围。
二要讲学习、提能力。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危机感,以强大“学习力”提高“胜任力”。深化“杭天同城”战略,出台《校长(教师)外出挂职管理办法》,持续提升与杭州名校合作水平,选派优秀干部、骨干教师挂职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持续推进“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提升”,打造教师啃读坊、教师基本功大赛、班主任育人故事大赛、班主任治班方略大赛等学习平台,举办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不断提高素质、开发潜能。健全新教师、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等教育人才金字塔型梯队。出台《教师核心素养大赛实施方案》,推动全系统教师赛马比拼。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大兴研究之风,推动教师队伍思想观念跟上发展要求、时代步伐。
三要敢严管、添动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守道德底线、法律红线,严管严治、严肃查处酒驾、违规带生、有偿补课等违法违纪、有违师德师风行为。坚持全县统筹,重塑学校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岗位聘用等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聘任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和工作业绩,让人人有目标、有奔头。优化校长队伍建设,落实校长能上能下。进一步完善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考核机制,加强名师过程性管理。
四要善厚爱、提效力。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教育基金会全覆盖优势,全面提级教育提质奖,重奖教学业绩突出的优秀团队、教师与学生,学校书记、校长努力集聚全社会奖教奖学资源,使善教者得实惠、先进者受肯定。
(三)克难攻坚抓项目
突出高站位布局教育,聚力大民生发展教育。建立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校网布局,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调整乡村学校布局。落实教育投入翻番,加快项目推进,强化教育补短板。一是续建项目抓进度,加快推进育青中学教师值班用房、苍山中学体育馆等续建项目建设。实施好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高中、幼儿园教室灯光改造工程,落地实施省厅民生实事“午休躺椅”配置项目;二是开工项目抓速度,开工平桥镇中学扩建等项目,特别是强势推进杭外天台分校的项目进度;三是投用项目抓品质,加快建设南区小学等项目,确保如期投用;四是谋划项目抓长远,谋深谋实天台小学扩建等项目。切实推进“微改造、精提升”,用好校舍及设备专项资金。
(四)对标对表抓考核
考核决定方向,评价确定导向,通过量化、立体、综合考核,促进工作大提升。坚持严明纪律、奖罚分明,发挥考核激励先进、奖励优秀功能。全面完善发展性评价各项指标,通过专项研究、动态运用、全面分析,考出优秀人才、评出优质学校,形成校校争进位、人人争先进的积极向上氛围。以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倒逼教师把精力放在提高师德、提升业务、提质课堂上。聚焦省“学有优教”、民生实事考核等工作,在通堵破难中开路,在争抢拼闯中突围,加强对接沟通,梳理问题清单,提炼亮点做法,年初布局考核争优工作蓝图、年底交出靓丽报表,干出新业绩、迈上新台阶。
(五)久久为功抓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