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用人的最佳方案就是避其所短,用其所长。《谐铎》里“壮士缚虎”的故事留给世人不少启示。陕人焦奇,威猛神勇,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甚至一日连毙两虎。而他在富家会宴时,却缚不住邻家登筵攫食之猫。不管他怎样击之、怒之、逐之,就算把“座上肴核尽倾碎”“窗棂尽裂”,猫总是安然无恙。(解放军报《养才贵素 使才贵器》)
【典故】出自汉代刘向《战国策 齐策》,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释义】意思是,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们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危岩,那么千里马就不如狐狸。
【赏析】张居正在《论时政疏》中写道:“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意思就是培养人才贵在经常,使用人才贵在发挥其特长。不论是《汉书》里的“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还是王充的“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不论是《晋书》里的“人才异能,备体眷寡”,抑或是庄元臣的“虽有良剑,不锻砺则不铦;虽有良弓,不排檠则不正”,无一不是精辟阐述了其中的道理。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人才“贵素”“贵器”的政治智慧,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选贤任能,这也成为我们党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曾提出“在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斗争中,已经涌出并正在继续涌出很多的积极分子,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充分反映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干部选用理念。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始终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选贤任能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聚天下英才是成就伟业的根本,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从源头上抓好选人用人问题。
【用法】主要适用于干部工作类讲话,侧重强调人才培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坚持人岗相适,把干部培养好使用好,促进干部作用发挥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