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点才能有效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近年来,新污染物由于环境健康风险高、管理措施不完善而受到广泛关注。为统筹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要求选取一批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程。江苏省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北接黄海海堤,区内企业分布密集,以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是江苏省沿海化工园区的典型代表。新污染物治理相关文件印发后,园区积极响应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申请成为新污染物治理管控四家省级试点园区之一,率先启动新污染物治理管控工作。从经验来看,加强相关工业园区新污染物治理,必须形成调查监测、风险评估、源头管控、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等系统推进路径,确保园区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可控。
一是开展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在底数调查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园区内企业化学物质填报登记培训,督促推进企业化学物质环境信息填报和新化学物质登记管理;另一方面,开展园区全行业、全领域化学品生产使用情况调查,建立园区化学品动态申报制度,并要求企业按季度进行动态更新。基于企业化学品底数摸查数据,构建企业基础化学物质信息库,并建立新污染物筛查系统,使之具备基础数据录入、新污染物筛查识别、统计分析
准入、替代)、过程控制(强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协同治理),强化新污染物治理效能。在此过程中,根据园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使用、排放现状,结合污水厂对于新污染物的去除率等参数,合理制定接管标准,约定超标收费或处罚措施手段;评估治理前后新污染物浓度水平、毒性水平变化情况,评价重点管控新污染物风险削减程度和控制水平,为有关企业提升完善提供参照。同时,绘制园区新污染物产排一张图,构建“企业溯源—清洁生产—接管标准—分质处理—综合评估”全过程追踪动态模型,通过全流程追踪展示,实现新污染物进出园区全周期“有迹可循”。
四是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监管能力。建立新污染物全过程管控制度,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准入管理制度、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高浓化学品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制度等,设置新污染物管控台账。提升园区实验室新污染物监测能力,补充完善园区新污染物监测仪器和方法,配套相应的新污染物监测人员及监测制度,定期开展新污染物监测专项培训,满足日常监测、预警监测、执法监测以及应急监测等多种监测需求。另外,持续开展化学物质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环境信息调查、跟踪监测、筛查评估、治理管控,建设完善园区化学物质动态管理及新污染物跟踪监管机制。
此外,新污染物治理管控难度较大,节点环节多,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需要上下联动、协调推进。一是新污染物环境本底信息调查、重点行业企业新污染物筛查溯源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国家层面统筹推动,缓解地方新污染物治理的资金压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二是目前新污染物管控主要依托常规的手工监测,监测周期长、无法掌握实时风险水平,建议推动高效在线监测监控设备研发,强化重点区域新污染物实时监测能力,提升溯源及管控水平;三是加强实施路径指引,按照全要素、全流程(废水、废气、土壤及地下水)落实新污染物监测,管控技术难度大。目前,我们正在以废水为重点探索全流程管控体系,后期将按照管控成效,逐步探索建立全要素的管控体系。
蒋树建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