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汇编(5篇)
目录
1.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 2
2.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 12
3.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 22
4.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 39
5.市民政局2024年工作要点 55
对合作。加强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审核程序、资金发放、档案管理,继续实施好社会救助绩效评价和救助家庭百户调查,强化现场工作指导、督查和信息技术比对督查。加强社会救助共同体建设,归集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各类社会力量的帮困资源和服务项目,不断充实救助资源库和项目库,继续开展“桥计划”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组织救助政策、操作规范和工作纪律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乡镇救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开展审计共性问题“回头看”行动。完善优化XX区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项目备案管理工作。
(二)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
落实特殊儿童各项保障政策,确保特殊儿童基本生活费每月足额发放到位。落实《XX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做好城镇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关爱保障。加强困境儿童特殊情形下的临时监护,继续开展“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项目,探索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做好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安置工作。规范开展收养评估和收养登记。深化开展XX、南通两地儿童福利领域合作交流。聚焦未成年人校外交通安全、预防溺水、居家安全、娱乐安全、旅行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网络安全防范、用电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营造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的环境。
(三)促进残疾人福利
精准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持续优化补贴流程。扎实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立社会化、综合型、开放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加强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政策宣传,规范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社会保险费补贴审核发放和使用管理。
(四)加强救助管理
组织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确保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获得救助。持续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规程,压实救助管理机构安全责任。广泛开展救助管理政策宣传,提高救助管理工作透明度、公信力、满意度。深化“帮你找到家”甄别寻亲,建立完善本区户籍失智易走失人员数据库,对救助管理机构发现、接收、接回的本区户籍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定期回访、关爱。
二、提升养老服务
(一)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新增256张养老床位,改造2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新增2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新建2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新增3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长者食堂),建设4个乡村长者照护之家,新建18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实施1800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高龄独居老年人“一键通”应急呼叫项目。
(二)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提升养老机构专业照护能力。推进老旧养老机构升级改造,试点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设立家庭医生执业点,持续开展智慧养老院建设,推进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老养残”照护单元等特色照护单元建设,试点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探索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分类管理,建设片区护理员培训基地,按照市级指标要求,全面完成350名中级养老护理员培训考证任务,提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队伍专业水平,研究制定养老护理员激励措施,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大比武,选树“金牌护理员”。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管理。制定《XX区“颐美乡村”养老服务提升计划(2024-2026年)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制定实施《XX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办法》,推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加强老年助餐服务软硬件升级,优化助餐供给模式,加大对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强化助餐服务过程管理。规范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审批流程,构建“1+N”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网络,打造集展示、咨询、体验、租赁、配送、维修等于一体的实体租赁服务点,创新扫码租赁、线上租赁等租赁模式。持续开展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实施“太保蓝”公益基金会项目,推进5个乡镇认知障碍支持中心脑健康公益服务站建设,切实推动认知障碍老年人在社区内早发现早干预。组织“三五”助老服务活动,开展“乐享银龄”送服务项目,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涵。建好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整合资源,丰富服务,推动高质量运行。补齐示范睦邻点空白点位,试点推进星级示范睦邻点创建。加大对东滩地区养老社区建设的指导,强化行业监管,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双向赋能。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级。深化独居老人关爱工程,推进“老伙伴”计划和每月探访日活动,及时发现、防范、化解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保障独居老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实施“老吾老计划”,提升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护能力。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持续守护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安全。为50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指导乡镇实施老年人智能守护项目。
(三)加强养老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
完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和评价体系,督促落实90项具体指标,规范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安全工作。持续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质量监测和信用评价,强化示范引领,促进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深化养老服务“云监管”,不断丰富监管内容,完善监管流程。组织实施养老服务领域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强化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通过开展季度联合监管、双月专项监管和日常全面监管等方式,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治安安全、服务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开展拉网式飞行专项检查,合力消除养老机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推动养老机构安全防范能力提档升级。加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安全员专题培训,组织消防实战演练。
三、促进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
(一)加强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
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和支持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登记成立。深化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进一步优化登记审批流程,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成立、变更等登记事项的全链条服务,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稳妥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登记、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等专项工作。综合运用约谈、评估、审计等日常监管措施,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在意识形态、资金使用、公益活动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持续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加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强化以评促建,扩大结果运用。扎实开展年检年报工作。
(二)发挥社会组织优势作用
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对口支援、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任务,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吸纳就业、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共治,支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服务,丰富公共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加大社会组织宣传,选树一批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品牌项目,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