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当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时,子路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君子检身,常若有过。”问题总是客观存在,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听得进别人劝解的人,往往虚怀若谷,不矜不伐,拥有自我审视的清醒和坚定。(中国纪检监察报《知其不善 速改以从善》)
【典故】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释义】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高兴。
【赏析】孔子讲,“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指出自己的过错看作一件大幸事。喜欢闻过,过错就会日渐消除而福分增加;喜欢听赞美之词,声誉就会日渐损伤而祸患降临。《庄子·人间世》有一则寓言故事: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之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所谓“心斋”,就是一种内省。孔子还补充道,“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即要时常保持戒惧心态,对照高尚道德信念、健康情趣品行审视自己,这样才能练就“百毒不侵”之身。“闻过则省”既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重要的修身方法。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到“三省吾身,谓予无愆”,自省一直以来备受推崇。毛泽东在1930年至1935年间,由他指挥的高兴圩、南雄县、土城、茅台战役都先后遭遇挫折,但他并没有在失败中裹足不前,反而促使他更清醒、更积极地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仅从胜仗中总结经验,更从败仗中汲取教训,积极寻找下次制胜的战机,军事指挥艺术在一次次战斗中历练升华,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伟大的军事家。对此,毛泽东指出:“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的胸襟,听得进不同意见,容得下尖锐批评,应经常自警自省,勇于发现、反思、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凝聚干事力量、推动事业发展。
【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自我革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敢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闻过则改、知错即纠,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