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汇编(8篇)
目录
1.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2
2.深学全会精神激发青年活力 6
3.年轻干部应练好“说话”基本功当好群众“贴心人” 9
4.将党纪学习教育“长效”文章进行到底 11
5.以“真下”促“能上” 14
6.干部能上能下方能“活水汩汩” 17
7.学习全会精神让《决定》成为“决心” 19
8.让人才活水竞相涌流 22
什么样。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必须坚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带着问题学,照着问题改,做到改中学、学中改,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姿态去适应改革新形势、认识改革新事物、完成改革新任务。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改革的生命,也是必然条件和要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证明和实现,既是创新的历史规律,也是改革的哲学基础。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证明,改革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创新需要思考和积淀,需要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理念,勤奋学习和认真研究一切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科学、新技术,以此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筑牢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知识根基,不断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定式,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老做法,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真正将改革创新进行到底,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改革业绩。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时刻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常备“真情实感”,常走“田间地头”,常揭“群众锅盖”,始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过得幸福。唯有如此,改革的一切努力、所有付出都将成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时刻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拿出“绣花功夫”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善于“打问号”,常问“为什么”“怎么样”“行不行”,动真格、下功夫去发现真实问题,去看看基层组织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基层治理、项目一线、矛盾化解、作风建设等方面还有哪些主客观上的堵点、淤点、难点。全面梳理汇总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提炼总结,分类分级施策,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将碎片认识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成功做法经验化,使调研成果及时“落地生花”,从而将改革不断完善、不断深化、不断推进。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必须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勇挑历史重担,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把工作岗位当作检验能力和作风的“试金石”“大熔炉”,把难点、堵点、矛盾集中点当作比拼担当的“赛马场”,不尚虚谈、多务实功,紧紧围绕改革需要去破题克难、攻城拔寨,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努力开辟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新局面,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深学全会精神激发青年活力
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x月xx日至xx日在xx举行。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应响应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召唤,把准“党建引领”的政治航向,厚植“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让青春与伟大梦想来一场“双向奔赴”,挺膺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山海。
在理论武装中坚定信念,做对党忠诚的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理想信念的坚定,来源于基础的理论支撑,持续的理论滋养,深刻的理论认同,是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永远在路上的修行,是灵魂、意志、党性、行为的修炼。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忠诚,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以实际行动体现“两个维护”。
在求真务实中践行宗旨,做不负人民的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在于走群众路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乡镇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越是矛盾复杂的领域,越需要干部亲力亲为;越是面对困难的群众,越需要干部用心用情。只有和群众面对面,才能和群众心连心,走下去、沉下去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脚上泥土的厚度代表着干部和群众的亲近程度,群众对待干部的态度反映出干部为群众办事的力度。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工作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履行职责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机会,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去办,精准有效地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不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在勤学善思中增长本领,做担当作为的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地提高。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坚持学习的习惯,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理论素养、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年轻干部尤其要注重向老同志学、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学真知、学经验、学智慧。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全面掌握履职必备的各种知识,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在乡镇,我们要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巩固提升“三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通过党建引领,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推动乡镇各项事业的进步。要积极培养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工作的各个岗位,让党的旗帜在乡镇的每一寸土地上高高飘扬。要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要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做到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