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讲故事》的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区党工组织部组织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下面结合我的读书学习,简单谈一下体会。
“拿到手里就放不下了。”这是我在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讲故事》时最大的感受。
《习近平在厦门》生动再现了习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独到的眼光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该书用那些曾经与习总书记共事或交往过的亲历者以口述回忆的形式,为读者真实呈现了习总书记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青年时代的胸怀、格局与担当。作为一名年轻的选调生,读完这本书,我从书中学到了几点成长要诀:一是立志做大事。从习总书记当年这些施政作为中,我深切领悟到,立志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即便我们暂时处于平凡岗位,或许还不曾遇到急难险重,但仍然要始终怀着一份“士不可不弘毅”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胸怀长远抱负,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把小事干成大事,用一流业绩成就精彩人生。二是要有攻坚克难的念。在《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习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一直以来,习总书记始终把“自找苦
汲取力量。我从该书中也认识到,在基层工作中:一是要严于修身,勤于律己。总书记是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环境下,艰难而又准确地扣好这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扩大人际交往,多和正能量的人接触,在艰难困苦中自我鼓励,增强执行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二是要脚踏实地,心系群众。习总书记“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这种为人民服务,踏实肯干的实践品格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要崇学尚读,脚踏实地埋头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我们青年干部只有把青春植根在祖大地,始终牢记自己从群众中来的身份,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天职,才能对得起人民的养育之情,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口气读完《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讲故事》两本书,让我对这一名言有了更深刻的共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选调生,我们与总书记一样,选择来到基层,来到群众中间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那我们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更好的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