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12篇二十届三中全会 党课讲稿
目 录
篇一、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2
篇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宣讲稿党课
讲稿 14
篇三、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题党课:坚持“三个更加注
重”,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20
篇四、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31
篇五、书记讲党课《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35
篇六、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43
篇七、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 49
篇八、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课55
篇九、书记讲党课《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 62
篇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宣讲稿党课
讲稿 70
篇十一、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
课 73
篇十二、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党
课 78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阐述了改 革的正确方向、原则方法、重点任务。这些重要论述为在新 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方位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 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 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 要论述,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道路和价值取向,强调 要充分发挥党总搅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 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变化,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更多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高质 量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面对新 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 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 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这一跨越关键在 于经济结构能否实现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能否实现由要素投 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全面深化改革,通过破 除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 化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证,是稳大局、应变局、开新 局的重要抓手。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 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谱写好深 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篇 章,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 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 深层次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 技创新深刻重塑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 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稳步提升,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 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 一系列重大成果。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 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 发展要求相适应,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能够有效打通堵 点卡点,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 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继续深化重
点领域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建立高标准市场体 系,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制度 环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攻坚期,需要统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 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就坚持正确方法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 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 合,“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这 些重要论述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
精髓,是推动改革落实的科学指南。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加大 改革抓落实力度,做到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推动各 项改革举措切实落地见效。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很 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从经济 体制改革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体
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健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
动力,书写了经济发展奇迹新篇章。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十 多年来,我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稳步推进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效规范、公 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深化国资国 企改革,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布局方向、调整机制更加明确。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 断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实 施,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3 年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其中民营企业超过
5300万户,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2.3倍和3.9倍。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十多年来,我国充分发挥 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发挥年度计划宏观引导作用,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 政策的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和经济政策均纳入宏观政 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 步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26万亿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多年来,我国一 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超过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