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优秀教学质量奖) 1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四有”好教师) 3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优秀班主任) 6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优秀共产党员) 8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优秀教学质量奖)
非常感谢学院给予我这份殊荣,这是对我教育教学研究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我以后工作的巨大激励与鞭策。
获得这个奖项,不是我一人的努力,而是许多人一起奋斗的结果,其中有我可爱的学生们,因为有着他们的支持、配合与帮助,才使得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中,能够积极探索、潜心研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也才能使课程思政得以落地、实践并不断改进完善。在编写专业教材时,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符合学情,能够做到不断创新。其中有我亲爱的同事们,在XX市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一轮又一轮的选拔中,我们团队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日夜奋战,精心打磨,互相加油打气,共同克服困难,才有了XX市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还有我尊敬的领导们,在全国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中、教学大赛的备赛中以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中,他们用超前的视角,前瞻的眼光,确立目标、给予精心的指导和一直的关心与鼓励!更有学院提供了充满发展机遇的平台,才有了我们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路上,我一直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们提出的殷切希望:“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探索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实践能力。
获得奖项固然值得庆幸,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教育教学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项艰辛而漫长的工作。记得十年前我刚刚成为一名教师时,学院征集教师微感言,当时我写道,希望能够成为学生爱戴,知识渊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像春雨,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心灵,像暖阳,温暖每一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当我白发苍苍,笑看满天下桃李,是我最荣耀之时。今日的获奖,是对我在教师路上努力工作的肯定,我将倍加珍惜这个荣誉,用更加严谨、更加负责的态度,继续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四有”好教师)
时光飞逝,转眼加入农林教师队伍已经五年了。回望过去,从初入职时的激情与憧憬,到如今稍有经验的从容和笃定,我想用三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
第一,牢记嘱托,感恩常在。近年来,学院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倍加重视,为我们参与校内外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创造条件,每一场精彩纷呈的沙龙和讲座,每一次宝贵的学习活动,既是学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更是加速我们成长的秘诀。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今年指导学生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蔡红书记带领干部队伍,从场地安排、备赛准备、人员调配等方面事无巨细地为我们参赛师生提供便利,使我们心无旁骛地参与到比赛中,学院领导前辈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师生服务的画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最终,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获得了国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一等奖的好成绩,优异成绩的背后,学院始终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常想,我是幸运的,遇到了信任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乐意把各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交付给我,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一路以来,我都牢记着这份信任和嘱托,带着感恩前行。
第二,积极向上,砥砺前行。陈立婧院长多次在大会上强调,不能做“躺平”的老师。在学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应跟上学院的发展节奏。我们青年教师更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始终保持热情,主动承担工作,开拓创新。
今年,学院系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我有幸加入数字经济与创意系的大家庭。系部领导对我们关怀有加,我积极参与了数字创意领域的企业实践,学习了三维场景设计等新技能,并将其运用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同时,也参与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申报工作。经过实践学习,我对学院的专业结构布局有了新的认识,坚定了我主动适应变化,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更新专业知识的信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不忘初心,育人育才。学生的进步成长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担任园林(中高贯通)191班兼职班主任已经有四年时间,我常常利用节假日时间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求学就业指导等工作,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优秀团支部”“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XX市级“先进班级”的荣誉称号;2021年,我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我为取得的成绩感到喜悦,更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而感到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新年贺词中讲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未来是否繁花似锦,源自我们当下之努力。能够获得“四有好老师”的殊荣,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将一步一个脚印,为学院事业的荣光与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代表在2023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优秀班主任)
在此,我想跟各位老师分享一下自己工作的几点感悟。
一是要保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初心不与年惧老,奋斗永似少年时”,硕士毕业时我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和热爱带着“立德树人”的初心毅然投身于辅导员工作,始终抱有最真挚最朴素的愿望:做好学生的贴心人和引路人。11年来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用诚心赢得学生认可、用热心帮助学生解难、用耐心陪伴学生成长。
二是要有“润物无声”的爱心和责任心。辅导员工作是个良心活,心中有大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保障。除了奖、惩、助、贷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学生生病需要陪伴去医院,学生旷课要去宿舍叫起床,从教的4000多个日夜我不曾关过手机,手机电量低于20%就开始焦虑,因为各类突发事件看过凌晨各个时间段的校园夜景,体验过数不清的岳阳街道派出所的接待服务……只要学生有问题、有需要,我们就在那里。遇到一次突发事件,处理的周期往往少则一个周多则一个月,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精力和心力,后续还要常关注,勤关怀。是源源不断的爱心和坚定的责任心在支撑我们坚持。
三是要有“淡定从容”的平常心。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带过一个人格障碍的学生,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在求学期间辗转多个亲戚家,饱受人情冷暖,情感缺失严重,跟父母感情淡薄,感知不了正常的情感,不愿意过稳定的生活,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浪迹天涯。他也这样干过,睡过桥洞、地铁站、公园的长椅。他是我从教生涯付出最多的学生之一,几乎每天与他见面聊天,假期不能见面就打电话,确认他是否安全。大三实习期间,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帮他介绍过七八份工作,但工作周期都不超过10天,每次辞职都说要去流浪,每次都被我苦口婆心拉回来,然后要求他每天来我办公室报到确认他的安全,一直坚持到他毕业。在我以为他不会改变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联系我,说老师我已经工作63天了,我很惊喜地鼓励了他。2022年10月,他又联系我说工作满一年了,我惊喜爆表,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依然有想去流浪的冲动,但一想到21号楼104我的办公室里他常坐的那把黑色的椅子就压制住了,并且想想我当时劝他的话很有道理,那天他第一次说“谢谢你老师”。当时的我坐在工位上默默地泪流满面,瞬间觉得圆满了。其实我更感谢他,让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职业价值,明白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夕夕,付出必定有回报,只是可能在我们没有看到的地方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