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党建品牌
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党建品牌
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特色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红色内涵、整合红色资源,秉持“全域党建引领全域发展”的理念,从创建党建示范样板、筑牢党性教育阵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我县特色红色党建品牌。
一、赓续红色血脉,创建党建示范样板。以我县红色历史文化为背景,依托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持续打造建国乡广信村红色党建示范样板,整理抗联时期红色故事、丰富革命史料内容,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等银发人才作用,整理文史资料14项,整理《我县抗战记忆》等革命历史题材书籍4本,讲好红色我县故事。修缮红色文化遗址、打造红色教育阵地,修建了火烧营抗联军垦和生活场景体验园、火烧营储藏窖遗址、大转山子防御区遗址、簸箕掌指挥中心、遗址公园等节点广场,建设了广信村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系列农副产品,开发抗联服装租赁、民宿、山特产品销售、抗联餐饮体验等项目,使广信村群众参与其中,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把广信村建设成为“党旗红、生态优、产业
场教学资源,按照“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的思路,党校教师、红色讲解员菜单式宣讲,让前来研学的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得到红色精神洗礼,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人心。红色研学线路作为红色研学基地及对外宣传我县红色文化的窗口,通过实行县校合作,成为全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干部培训基地,接待高校师生16个班次、1980余人次,接待党政机关干部实地开展生动党课2万余人次。
三、做强红色文旅,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精准定位红色文旅主题,根据特有的资源内涵和文化灵魂,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进行挖掘和提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深度融合。深度发掘鸡冠山红色抗联文化,全方位诠释抗联精神的内涵特质和时代价值,注重资源整合和文旅融合。积极申报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召开“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持续加大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的保护力度,国家、省市进行纵深报道,扩大了我县红色教育文旅品牌影响面。打造“重走抗联路”红色文旅品牌,依托鸡冠山东北抗联规模面积最大、遗址遗物最多的特点,积极建设“红色我县+”东北抗联主题文化公园,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景区,改善抗联路沿线景观,建设三门徐红色产业走廊,设计红色谷、生态观光田,开发红色农家乐、钓鱼场等旅游项目,配齐民宿、公厕等旅游设施;建设农林产品销售小广场、火烧营抗联军垦地耕种采摘体验园。发展农村笨鸡、笨鸭、笨鹅、笨猪“笨字号”农产品养殖,建设红色主题餐厅、抗联酒坊,推进旅游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探索建立“带富先锋责任区”和“党群共富示范基地”,扶持“带富先锋”党员带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吸纳群众创业致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促进了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探索多元化经营方式,不断丰富红色旅游体验的文化内涵和体验形式,让游客心动变行动、潜客变真客、过客变常客,让我县红色文旅由出圈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