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巡察干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专题研讨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2024年2月8日,党中央发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修订《巡视工作条例》。条例的修订,首次从党内法规的高度对政治巡视定位和巡视工作方针作出规定,进一步健全了巡视工作体制机制、责任体系,是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条例总结了新时代巡视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突出了巡视工作的政治性、实践性、指导性和协同性,对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新时代党内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学习贯彻条例与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新征程政治巡视工作深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对比原条例,新条例在巡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中,增加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两项原则。这是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视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遵循,同时也是对“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
明义地指出,“巡视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反映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的“四个着力”方面的突出问题,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同时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巡视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四个着力”方面的突出问题定坐标、明靶向,实现精准发力,才能确保巡视监督真正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安全、政治责任、政治立场和党内政治生活等方面有效开展。实践证明,聚焦“一个中心”、围绕“四个着力”开展巡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巡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所在。
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着重解决了之前巡视工作“任务宽泛、职能发散”以及权威性严肃性不足等问题,真正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巡视工作的政治定位越来越精准、内容越来越全面、重点越来越聚焦、成效越来越显著,从而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巡视工作的监督效能,为巡视工作深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二、推动解决问题是巡视工作的落脚点
巡视要以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为目的。在十八届中央首轮巡视启动前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巡视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要“增强对党负责的政治意识、发现问题的责任意识、敢于提出问题的党性意识”。在此基础上,更要以“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的突出问题”作为落脚点,实现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全覆盖。一方面,坚持从严治党必先从严治吏。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首先剑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各级巡视,检视出大量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督促查办了一大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大大减少了腐败存量,有效遏制了腐败增量,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另一方面,在发挥政治巡视强大震慑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精准治理,深化标本兼治,巩固巡视工作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巡视把个性、共性、规律性问题都找出来了,要加强归纳提炼,从体制机制管理上分析原因,为深化改革提供问题导向参考。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政治巡视工作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把用好巡视成果作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此期间,各地方、部门、行业、系统和单位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批制度,制定了一批改革措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注重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做法上升为规范要求,确保了巡视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越做越成熟。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决突出问题是巡视工作始终坚持的策略方针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始终坚持的策略方针。随着巡视监督内容持续深化,巡视工作方针定位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与完善。为此,党中央两次修订巡视工作条例,及时将政治巡视、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市县巡察等实践创新成果固化为制度,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的记者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因此,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成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关键抉择与肩负的时代使命。为此,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开展初期,工作重点主要是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两大领域展开,要求巡视组当好中央的“钦差大臣”,发挥“千里眼”的作用,找出“老虎”和“苍蝇”,抓住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实现遏制腐败问题的目标,将巡视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这一工作重点,2015年8月中央正式印发的《巡视工作条例》中,将“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巡视工作方针和主要工作任务。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党的十八大后的五年中,全国各省级巡视组发现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共5.8万多条,通过巡视推动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厅局级领导干部共1225名,查处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共8684名。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60%以上是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查处的。正是用好了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取得明显成效和重要阶段性成果。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和巡视工作实践也在不断深化。从最初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聚焦“四个着力”,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发展到围绕“六项纪律”,突出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再到聚焦“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三大问题”,确保了巡视工作政治站位越来越高,定位越来越准,工作越来越深入。为此,2017年7月《巡视工作条例》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在进一步明确政治巡视工作定位的同时,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巡视工作方针和主要工作任务。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到“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巡视工作方针调整,是党中央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既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定位,又是对政治巡视全面回归党章的更高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认识的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