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燃气安全风险基层治理体系
当前,对于燃气安全风险治理问题,虽然国家层面做了一系列部署,但有的地方在彻底治理上摇摆不定,以致安全事故不时发生。这提示我们必须聚焦安全生产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以燃气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持续不断提升我国基层安全治理能力。
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燃气企业属高风险行业且关系国计民生。从近期的事故案例来看,我国城市燃气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总体不高,而燃气的使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技能、周围环境、道路运输、建设施工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给燃气安全带来威胁。这需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从源头上、系统上防范燃气安全风险。一方面,加快推进燃气行业领域顶层设计,进一步整治规范燃气市场,逐步淘汰管理落后、隐患较大的经营主体,优化城镇燃气能源结构,服务人民生产生活,推进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燃气安全问题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村镇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中予以考量;大力开展城镇燃气管网设施建设与改造,强化与市政设施配套的安全设施建设,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理,在全面系统排查城市燃气管道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在基层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结合近期发布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提升全社会燃气安全应急准备能力。燃气安全影响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提升全社会的应急准备能力。首先,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在街道等最基层的单位配齐配强燃气现场处置的基本装备配备,以燃气泄漏、爆炸等典型场景模拟,结合基层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建立完善燃气安全等高危行业专项应急预案体系,以及基层单位燃气安全演练制度。其次,可以餐饮企业等基层用气单位为重点,对基层单位负责人定期开展安全轮训;在公共场所、厨房等现场张贴醒目警示标志和应急处置步骤挂图,指导从业人员科学处置泄漏险情;分类制定餐饮企业等单位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手册,重点指导中小餐饮企业等单位规范燃气安全使用和消防安全条件,开展以常态化燃气安全等为主题的疏散演练。最后,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和奖励机制,支持引导社区居民自发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鼓励各类群体、各级组织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公众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氛围,持续提升公众个体应对能力,筑牢人民防线。
持续完善燃气安全风险治理配套制度。一是加强基层燃气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结合基层应急管理的实际特点与需求,配备燃气检漏仪、防毒面具、防爆通信终端、智能传感等装备器材或系统终端。二是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措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用评级等手段,引导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在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满足公众对包括燃气安全在内的多样化应急需求。三是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总结评估和绩效管理制度,及时查找各类燃气安全事件应对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争取“打一仗、进一步”,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四是开展推进基层燃气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带动基层燃气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