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治理功能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核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必须始终坚持以高质量的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力量支撑和组织支撑。
提升政治功能,精耕党建责任田。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际工作中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提升思想引领力,优化学习教育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向群众普及前沿科技知识,
和素质,突出政治标准,吸收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的优秀农村青年加入党组织。要把握时代潮流,提升服务能力。“互联网+”时代,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农民、服务农民的重要载体。要把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党员培训教育的常态化内容,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掌握运用大数据做好群众工作,实时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及时关注农民的合理诉求,致力于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难事,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服务。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支部外在约束力。要完善学习机制,紧跟时代步伐。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时代特征,以信息化手段赋能党员学习教育,依托互联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做好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学习内容要由“碎片化”转向“系统化”,学习方式要由“灌输型”转向“互动型”,学习频次要由“一段时间集中突击”转为“常态化滴灌”。要完善监督机制,接受广泛监督。细化监督举措,做好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工作,既完善内部监督约束制度,又广泛动员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以制度的完善促进农村党员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要完善奖惩与问责制度,善用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以奖罚分明促勤政有为,及时追责问责,让党员领导干部有争优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切实提高综合业务能力。要完善协商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以党组织为核心建立起农村基层组织的合作机制,凝聚社会共识和主体力量,增强多元主体的协同性,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合力,多方协调共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行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善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