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保障问题整改报告
根据市医保局印发的《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X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保障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局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部署落实,深入推进问题整改,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署推进情况
1、提升政治站位。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落实问题整改工作,切实增强问题整改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政治站位,查找政治偏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认真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2、迅速安排部署。问题反馈后,县医疗保障局党组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高规格问题整改工作组,压实责任,排查问题短板,建立整改台账,落实工作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责任落实方面
1、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不深入。
问题描述:国家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存在驻村帮扶单位人
度。建立驻村干部不定期督查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局班子成员分管包村作用,实行责任捆绑,将领导每年到帮扶村调研次数及单位干部与帮扶村脱贫户结对帮扶成效等情况纳入定点帮扶年度考核指标。二是强化问责激励。把驻村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标尺,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在驻村工作结束后经考核优先提拔、优先重用。对于工作能力不强、不能胜任的驻村帮扶干部及时调整或“召回”,对于弄虚作假、流于形式的,严格按相关规定问责追责。
整改结果:已整改完成长期坚持,定期对医保局派驻村的同志就行业务培训,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五天四夜”驻村工作时间要求,坚持“周二干群联系日”结对帮扶制度,严格坚持考勤管理制度。医保局纪检人员不定期的到所驻村就行检查指导。
2、问题整改工作不够扎实。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存在排查整改不全面、整改措施不精准、上报整改结果与事实不符等情况,X、X、X等地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综合核查发现,X县个别行业部门未全面查摆,整改台账举一反三的问题均为县级整改自查内容。
整改措施:一是针对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结合自查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建立详实的问题台账。同时逐一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二是全面开展排查。把国家、省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及举一反三自查问题统筹起来,梳理问题,完善台账,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规定时限,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解决好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关系,把问题背后的根源挖出来,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
整改结果:已整改完成长期坚持,指派专人负责,按照问题清单逐一逐项进行摸底排查,不回避问题,对省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及举一反三自查问题,梳理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规定时限,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真改实改。
(二)政策落实方面
1、“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未全面落实到位。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未全面覆盖落实到位,X、X等地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
整改措施:在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窗口醒目位置张贴“先诊疗后付费”标识,加强培训定点医疗机构导诊台的工作人员做好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的宣传,继续实施“一站式”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确保患者便捷就医,顺利享受各项医保政策待遇。
整改结果:已整改完成长期坚持,已在全县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窗口醒目位置张贴“先诊疗后付费”标识,并加强培训定点医疗机构导诊台的工作人员做好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的宣传,让“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到位,惠及群众。
2、慢性病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对慢性病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第三方评估发现,焦作市被抽查的村有30%左右的脱贫户监测户对慢性病帮扶政策不了解或未听说过。
整改措施:依据《关于印发《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的通知》X〔2023〕X号文件,参保人员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向属地医疗保障部门确定的,具有拟申报病种诊疗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申请。《X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关于印发X县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X〔2024〕X号,加大慢性病政策执行和稽核力度,确保参保人待遇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慢性病医保政策宣传,通过广播、微信、新媒体等平台,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准确将慢性病申报、鉴定及待遇政策讲解好、宣传好。印制门诊慢特病报销政策、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以及其他医保待遇政策宣传资料,组织工作人员、帮扶干部、家庭签约医生等进行入户走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慢性病种、办理流程以及保障待遇等内容,对监测户、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慢性病申请、就医、用药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对慢性病等医保报销政策进行面对面宣传辅导,使群众真正做到听得懂、会申报、会使用。进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
整改结果:已整改完成长期坚持,已印制门诊慢特病报销政策、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以及其他医保待遇政策宣传资料5万余份,组织专场政策宣传会21场,制作政策展板16块巡回在X县城主要广场及各乡镇主要集市人群集结地进行宣传并派医保政策宣传员进行现场讲解,使群众真正做到听得懂、会使用,进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
3、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省综合核查发现,某县2023年因病、因突发意外等原因新识别监测户382户,仅有28户享受临时救助,354户未享受临时救助。访谈了解到相关行业部门虽然定期进行数据共享,但仅限于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方面,没有对新识别监测户是否符合临时救助进行比对核实。
整改措施:依托X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持续对脱贫人口以及低保对象、“三类户”等困难群众及一般群众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将达到预警监测数据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协同处理。进一步筛查比对,健全防因病返贫致贫主动发现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精准帮扶机制。
整改结果:已整改完成长期坚持,每月从X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导出监测数据,推送至乡村振兴局和民政局,乡村振兴局和民政局将监测人员推送医保局,医保局将通过筛查比对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录入医保救助系统,对新识别监测户符合医疗救助的及时享受救助政策提供有关依据。
4、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功能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