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知人而后善任,干部资源才能最大限度盘活,智慧才质也能充分调动激发。干部在当过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接过几回“烫手的山芋”之后,有了心态上的准备、能力上的储备,经验本领一点点积累起来,个人素质一步步体现出来,“实干家”、“行动派”就会冒得出、站得直,“庸碌者”、“躺平人”自然也会混不下、躺不赢。(人民网《知人更需善任》)
【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释义】意思是,马匹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是没有力气在路上奔驰的;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没办法使国家强盛的。
【赏析】古人讲,“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意思就是培养人才贵在经常,使用人才贵在发挥其特长。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贵器”,也就是使用得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个道理,在《战国策·齐策》里面就有明确表述:“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曹沫是鲁国的英雄,勇冠三军,但是如果让曹沫放下武器去种地,则肯定不如老农。鲁国正是将曹沫放在了合适的位置、让他发挥作用,所以曹沫才能建功立业、名垂后世:“森森戈甲拥如潮,仗剑登坛意气豪。三败羞颜一日洗,千秋侠客首称曹。”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党通过创办学校,科学规范地培养人才。比如,从抗战初期起,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创办和扩大各类学校,如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马列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20多所干部学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才支撑。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呼唤更多的人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善于发现人才、精于使于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用法】主要适用于人才工作类讲话,侧重强调人才培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锻炼人,提升各领域人才能力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