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主持讲话
同志们:
这次研讨班,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内容紧扣x实际,既有形势分析,又有案例剖析,既注重方法讲授,又注重研讨交流,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虚与务实相统一。学习期间,大家也都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研讨班各项纪律要求,很好克服了“工学矛盾”,真正做到了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研讨,展现出了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学风作风。总的来说,本次研讨班办得很成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新春佳节刚过,我们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研讨,将进一步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推动全市上下不断形成全力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
二是查准了问题、找到了差距。这次研讨班,大家围绕解放思想进行了大学习、大讨论、大交流,既进一步帮助大家拓展了视野、碰撞了观点、启发了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大家在思
念的转变:
一要摆脱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下,开辟新路才能找到出路,拘泥老路注定走投无路。就拿我们产业来说,作为全省传统老工业基地和唯一沿江港口城市,在历史沿革中布局了一大批服务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大化工、大钢铁、大冶炼项目,虽说这些传统产业都是我们的厚重家底和优势所在,但光啃这些“老本”、只走这条“老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干部很大程度上存在发展思维的固化、发展路径的依赖,对市场变动趋向、产业发展走向不敏感,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还是热衷选择于那些周期短、见效快的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布局谋划都还不够。我们一定要走出“温水煮青蛙”式的舒适圈,克服发展路径上的“依赖症”,积极探索新路子、全力走好“转型路”。尽管探索充满“未知”、转型会有“阵痛”,但大家决不能因此就犹豫不定、止步不动、畏难不前。要勤思考、多钻研,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发展好新兴产业,如何布局新的赛道谋划好未来产业,如何通过进一步壮大制造业、做大生态产业来对冲土地财政的萎缩等等,这些都要去探索、去研究、去解决。
二要克服方法中的“经验主义”。思想观念在微观层面,就是一种处事的方式、做事的方法。当前,各项工作任务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各类问题矛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决不能还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走新路用老套路、抓新工作用老办法,局限在原有的“经验主义”里出不来。一定要注重方法论的创新,多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办法、找答案,多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破解老问题。
三要摈弃工作中的“等靠思想”。观念决定态度,观念上的守成,就会造成态度上的松懈,最终演变成行动上的迟缓、发展上被动。近些年,我们x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与自身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应有地位不相匹配。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我想,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等靠思想”,认为x“明明可以靠颜值,为何还要去努力”,工作的紧迫感不强、主动性不足、拼抢劲不够。就拿政策争取来说,我们还不够主动、不够积极,不愿意去沟通、去跑动,总想着坐在家里等上级给政策、给指标。大家一定要革除观念中的“等靠”弊病,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抢抓当前难得机遇,全力以赴争资争项,主动作为、奋发有为。
第二,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能力大提升”。干部能力关乎地方实力、决定发展能级。大家一定要有“本领恐慌”,要通过思想解放,进一步找出自己的能力短板,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强化学习、提升本领,让自己的干事能力更加过硬、操作水平更加高强、工作本领更加全面。要着重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要提升破难能力。目前,x正处于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瓶颈制约、坚冰硬骨,如果不及时聚力解决、攻坚突破,势必会影响我们工作的成效、长远的发展。大家一定要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展现能力。针对能耗制约、土地瓶颈、政策瓶颈等各种困难问题,决不能把问题搁在现场不去管、留给上级来解决,一定要勇于涉险滩、善于破难题,用“千方百计”化解“千难万险”。
二要提升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抓落实务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大家要知道,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的是全局、把握的是大势、体现的是方向、谋划的是根本,我们在推动落实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精准对标对表,也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决不能依葫芦画瓢、拿一个模子去套。在推动改革发展中,要发扬好“首创”精神,凡是推不动的工作,不顺畅的体制机制,都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去疏通破解,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中创造更多原创性、差异化的经验做法。
三要提升专业能力。现在各项工作的标准越来越高,我们工作想要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必须不间断地加强业务学习、实操训练,真正成为懂行人、内行人。要紧跟形势的变化、紧盯发展的趋向,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持续提升运用政策、谋划项目、招商引资、资本运作、产业发展、城市建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比如,项目谋划,大量的资金等着我们去争取,现在不是切块资金,资金都落到项目上,如果我们项目谋划不及时、项目包装不精准、项目储备不够优,很多上级政策就争取不到。还有招商引资,传统的要素招商、政策招商、感情招商已经很难进行了,我们要认真学习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方法。
第三,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攻坚大突破”。解放思想,不仅是“头脑风暴”,更是实际行动,要聚焦主要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尤其要结合正在推进的“三大攻坚行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要激活发展潜力。作为沿江重要的工业基地,江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我们x一直以工业为荣,以制造业兴家,但客观上,当前我们工业发展面临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等困境,一定要全力把产业的活力激发起来、潜力释放出来,加快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重振x工业重镇地位。一方面,要固本。就是要稳固现有产业基本盘。要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实施制造业“9610”工程,在炼化一体化及化工、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精耕细作,做好延链补链壮链文章,壮大规模、形成特色、打响品牌,不断增强在区域乃至全国产业链中的竞争力。春节前,市里制定出台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工作方案》,对重点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大家要全力抓好落实。另一方面,要兴新。就是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更加强调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围绕新质生产力谋篇布局,既传递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又提出了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的务实举措。我们一定积极抢位发展、善于错位发展,抢抓新的风口,开辟新的赛道,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像氢能、核医疗、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都处于技术突破的重要关头,我们x有很好的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对前沿技术的趋势研判、走势分析,抓紧引进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新兴赛道的“专精特新”项目,积极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