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战训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心得体会
为加强战训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战训业务骨干,进一步提升指挥员指挥能力和业务水平,国家消防救援局于x月1日至28日在南京训练总队举办消防救援队伍战训业务骨干培训班,在总队、支队的关心关爱下,我有幸作为总队选派的4名战训业务骨干之一,与来自全国31个总队的140名战训业务骨干共同参训,通过专题讲座、实操训练、实地见学、战例复盘、桌面推演、交流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高、低、大、化”火灾及典型灾害事故处置相关业务,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现将收获体会汇报如下:
一、培训基本情况
培训班由国家消防救援局作战训练处主办,国家消防救援局作战训练处x高工全程组织指导培训工作,国家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承办,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协办。主要设置了“业务专题讲座、消防设施应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新能源火灾扑救与事故救援、特殊灾害事故救援、科学组训施训方法、作战训练安全”10个模块,采取专题讲座、实操训练、实地见学、战例复盘、桌面推演、交流讨论和结业考核等形式组织开展,共40个专题授课、17个典型战例复盘、11家单位实地见学、6次实操训练、4次桌面推演,是改制转隶以来消防救援队伍战训业务培训时间最长、培训内容最多、培训规格和展示业务成果最全的一次培训,真正做到了全灾种、大应
现场见习、实操实训、战例研讨和桌面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员宏观便捷的掌握基础理论,真实还原一些事故处置的过程,通过研讨查找自身的不足,找准改进的方法。特别是开展的4个桌面推演,实现了总队、支队、大队、站4级指挥层级岗位人员全要素全过程的培养,将培训所获应用到实战指挥中,确实做到了学以致用。四是培训引发深入的思考。培训期间,我们参加了全国战训工作的座谈会,座谈会对江西、福建、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的4起伤亡的战例进行了复盘,听取了北京、山东、辽宁、云南、青海消防救援总队和南京训练总队介绍了相关工作做法,观摩了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消防站营区训练、基地化训练以及车辆装备实战化改造等成果演示,以及江苏、青海总队新能源火灾灭火技术演示,特别是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出席会议并强调了作战安全、营区训练和专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讲话,引发了我们的热议,也让我们每一位学员对战训工作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
(二)这是一次破除“痛点”、树牢安全理念的培训。作战安全问题是消防救援队伍一直以来痛心的问题,改革专制后队伍因战牺牲的指战员数居高不下,近年来队伍也在遏制指战员伤亡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工作,逐步推出了安全员岗位、规范了一些作战训练的安全工作方法。但对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一系列典型战例进行的“解剖式”案例复盘,特别是江西、福建、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的4起伤亡战例,仍然反映出伤亡指战员在战斗过程中存在思想麻痹、意识淡薄,更有无知无畏,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到、应对不来,造成了痛心的后果。罗永强副局长指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要紧盯作战安全,抓实重点环节,狠抓指挥员能力提升,充分发挥条线作用齐抓共管,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通过战例再一次明确了灾害事故建筑物附件停车距离必须高于墙体高度的1.5倍距离;提出了现场指挥员要有熔断机制意识,合理拒绝危险环境救援;强调了交通事故现场警戒必须做好做实,不能完全交由交警等联动单位的三个深刻经验教训。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们所面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和复杂,我们无论在哪一级岗位,都对一线的救援负有指挥责任;哪怕未在指挥岗位,也都要进课堂、进操场、进战场;也必须懂指挥、懂战法、懂安全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见险不惊”,切勿不懂装懂、“艺低人胆大”、瞎指挥、乱参谋。
(三)这是一次消除“堵点”、达成新共识的培训。此次培训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理论知识,更学到了课题攻关的方法,在培训和点评当中,培训班一直在强调4个结合(即:防消结合、固移结合、技装结合、技战结合),这个方法是破解灭火救援一系列问题的一个通用方法。如果我们了解了防控对象的相关设防底线和它的防控手段,我们就能知道这个对象有哪些条件是我们可以使用,我们才知道在灭火救援的时候,我们的行动必须要坚守哪个方面的底线;如果我们了解了标准规范的设定,我们就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兄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不立于危墙之下。同时我们还要测试我们手里的装备,只有真正了解了手里装备的作战效能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才能让我们灭火救援现场和作战指挥的意图真正得到实施。再有一点是要明确我们自己的战术理念,培训班在做点评和案例分析的时候,都从接警、出动、途中、侦察、部署、展开等全过程进行分析,明确作为一名指挥员,必须有独立思维的习惯,接警之后首先要确立自己的战术意图,还要将确定的战术意图转化为消防员能够听得懂,能够实施的了的具体的技战术措施。所以我们日常必须花精力在如何去科学攻关、去解决我们眼前的难题,建立从力量调派、战术战法、编组编程、车辆装备、预案编制、药剂储备、力量构成的实战闭环,突出加强支队、基层队站两级队伍能力建设的积极探索实践。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固化培训效果,摸清底数,提升队站作战能力水平。一是规范个人防护装备操作要求。督促各级加强个人安全防护意识养成教育,常态化抓好原地着装、救生衣穿戴等常规场景下着装训练,以及极限环境下空气呼吸器脱卸、携行、更换、穿戴训练。将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项目作为各级技能考核必考项目,完善考核标准,提高完成质量与时间等操作要求,倒逼各级指战员牢固树立重安全、重个防的意识。二是强化器材装备熟悉应用。指导各级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器材配备要求,摸清各队站现有器材装备底数,逐项整理并熟悉器材参数、操作要求、实战应用等内容,将所配器材按类别、有计划的列入年度训练计划中,分期开展器材装备熟悉应用训练和考核测试,逐步解决器材装备“不会用、用不好”的问题。三是加强辖区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熟悉。各地在开展辖区熟悉时,要防消结合,指导消防救援站摸清辖区大型建筑的供水形式、管网线路分布,水泵及水泵结合器位置,供暖锅炉、冷藏冷冻、供电总站等功能用房分布,杜绝以往六熟悉过程中“只看表面、不查脉络”“只知大概、不分细处”的问题发生,做到心知肚明,确保灭火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二)发挥骨干作用,集中优势,推进教学训练工作进展。一是发挥师资骨干传帮带作用。参照此次消防局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参加国家局培训的师资骨干的作用,组建训练的专业指导团队,分层级的开展实战训练,固化培训所得,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在支队级培训班推广培训成效。二是推进示范示教队伍建设。将参加过国家局、总队培训的师资骨干纳入战训人才库,成立示范示教队伍并实体化运作。在指导各队站加快建设营区硬件设施基础上,推进骨干人才及示范示教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一支职责分工明确、示范示教能力突出的骨干队伍。三是建立系统培训体系。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普及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要加大实用技术和实战方法培训,总结历年总队、支队开展山岳和水域专业技术、社会综合救援技术、地震救援技术、地下有限空间救援技术等培训内容,以及地震实战拉动、“高低大化”实战拉动演练经验,指导各支队收集整理相关灾害类型组织指挥和处置要点内容,制定实战化训练教学课程并经实战检验测试,组建分工明确的“四会”教员队伍,逐步建立完善的系统培训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