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19篇)
目录
1.坚持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3
2.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5
3.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7
4.激活青年人才创新动能 9
5.解决好人民最关心问题 11
6.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13
7.提高全面深化改革能力水平 15
8.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17
9.健全工作体系深化理论武装 19
10.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思想道德建设实效 21
11.深入理解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2
12.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24
13.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6
14.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27
15.找准着力点凝聚改革共识 29
16.完整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改革方法论 31
17.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33
18.进一步推动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35
19.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36
坚持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必然要求”和“六个坚持”。两者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保证改革方向和成效的重要前提。
基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怎么看”,“六个必然要求”始终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人民群众新期待,如何在制度建设、发展理念、价值立场、风险挑战、大国担当、党的建设等多维度具象化展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最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六个必然要求”进行了深刻阐明。
基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干”,“六个坚持”始终聚焦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规律性认识,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运用,更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正确方向、提供重要遵循。如果说,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那么“六个坚持”就是这一重大原则的具体呈现,它是一个辩证统一、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取向,坚持守正创新是本质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鲜明特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途径,坚持系统观念是基本方法。
从“怎么看”到“怎样干”,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已经为我们生动诠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路径”——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中凝心聚力,在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中正确发力,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中精准发力,在坚持系统观念中协同发力,在坚持谋划与落实并重中持续发力。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与五百年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产生的,是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与马克思主义的魂脉结合起来生成的。其从一开始就是既立足中国,也面向世界的,其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更是要在立足中国实际,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不断加强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交流交往,在向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现代化发展模式和道路学习借鉴中,既促进自身的发展,也能为世界多元包容的现代化发展不断做出更大贡献。
扩大对外开放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立足现代文明的基底来重新审视和把握中华文明,立足中国现代生活的不断展开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不断构建和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也要直面现代化发展的不同模式和道路、现代文明的不同样态和形式,深刻把握跨文化传播规律,通过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既能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民心相通,也能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相互学习借鉴,从而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同时,通过经济和各方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也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式现代化,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了解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扩大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选择空间,有利于世界各国实现更好的发展。
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完善“4+4+6”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各类资源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针对关键领域提供集中资金支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坚持以协调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均衡协调的现代化城市;充分发挥好xx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增长。深入打造“蓝碳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示范样板,着力构建独特的“山顶到海洋”生态价值交易体系;加强建设海洋强市,将海洋生态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机制。
坚持以开放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聚集配置,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完善工作,探索制定相关制度,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
坚持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越来越成为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包容性,推动数字技术最大程度扩散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红利广泛惠及全体人民;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全体市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