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同志们: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和科学方法,努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就。
第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彰显了改革的坚强决心和强大意志。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的继续,又是改革在新时代的重新
再次焕发了生机。
第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众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可以看到,从前期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改革越来越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系统配套、整体推进,为谋定未来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
二、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思想理论创新引领的,实践创新反过来推动思想理论创新发展和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表明了我们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必须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逻辑,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第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必然要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所构成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新时代,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调整生产关系,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调整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是不断发展的,这种调整也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因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这种优越性和先进性需要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发展来支撑,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关键之举。在新征程上,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与此同时,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充分彰显了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
三、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科学的方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改革得其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决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提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这既是对过去成功做法的充分肯定,也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需要党员干部认真领会好贯彻好。
第一,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要科学把握事物变化的发展规律,必须用整体系统的思维、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说,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就是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认识改革、把握改革。这就要求在顶层设计上把系统性文章做足,以关系全局的重要方面和重大问题为提领,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促进改革目标相互兼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政策取向协同一致,就是要引导各地区各部门把握各项改革举措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注意在落实中抓好协同,推动改革聚焦聚力、握指成拳、协同高效,实现改革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第二,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党员干部既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要紧紧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敢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以此带动和牵引其他领域改革。其他领域改革也要突出重点,做到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把改革指向哪里,防止四面出击、分散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