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年在市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一主题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持续“减负”“赋能”,为广大基层干部敢闯敢干、大抓落实营造良好氛围。
一、强化政治监督,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影响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我们强化政治监督,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着力发现解决妨碍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如,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开展耕地保护领域问题专项监督,针对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核查验收流于形式、旅游项目违规建设等问题,厘清责任链条,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抓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制发监督提示函,督促举一反三、系统整改;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以“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为切
督促整改,推动X类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
我们制定政治监督任务清单,确定监督重点,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坚持从各级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抓起,深化运用“每月提示”“预警卡”等监督机制,打好专项监督、问题督办、以案促改、通报曝光组合拳,靶向纠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问题。比如,配合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直查直办X违法占用耕地问题。聚焦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全链条监督,对X市X区矿山生态修复严重滞后、X县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推进不力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用铁的纪律守护绿水青山。坚决查处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执行政策简单化、“一刀切”等问题,对X水利枢纽X非法网箱养殖问题整改不力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二、深入整治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确保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督方式,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调查摸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整改。如,开展专项清理,纠正市直部门对县区考核检查评比过多过频、设计不科学等具体问题X余个。用好X数据富矿,加强数据比对分析,多渠道收集问题。针对工单办理“互踢皮球”问题,集中筛查交办线索,从严从快查处问题X件;对职责交叉、权责不清的,督促厘清责任、明确办理单位,去年推诿扯皮工单下降88%。运用“直通车”机制助力基层减负,针对收集到的“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问题,同步抄送市委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办公室,对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会同市委办公室督促开展面上整改,向有关市直部门制发监督建议X份、工作提示X份。比如,紧盯基层反映的“台账多、报表多,多头调度、重复调度”等问题,督促市直有关部门对调度事项进行全面自查清理,有效减轻基层负担。
我们出台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方案,以推动落实X省委“十二个不得”为具体抓手,逐条逐项对标要求,细化措施,深化整治突出问题。推动从市级层面带头抓精文减会,大力整顿文风会风,严格执行文件会议计划管理,去年市本级发文开会数量同比显著下降。加强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督查室等部门的联动,以“四不两直”方式对落实“十二个不得”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比如,X县加大对“开会才算重视,发文就是落实”等问题的整治力度,按年度对文件、会议和检查考核事项进行统计监测,及时分析研究,对频次过多的事项及时反馈预警、约谈提醒。严明纪律要求,强化执纪问责,对不顾工作实际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快查快处。比如,去年8月,市纪委监委从严查处了某县政府和市直单位摊派APP下载任务数量问题,对3名县处级干部和2名乡科级干部进行追责问责,及时纠正向基层层层加码、搞任务摊派问题。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清廉X建设行动”为抓手,统筹各方力量,从市级层面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深入整治搞“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结合主题教育中暴露出的基层减负效果不佳的问题,及时制定负面清单,就执行精文减会“打折扣”、督查检查考核“隐形变异”、调查研究中“脚尖上的形式主义”等10方面突出问题,明确解决时间表、路线图,督促各部门单位从看得见、抓得住的具体问题入手,拿出硬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突破,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健全完善常态长效监管、审批报备、动态清单管理、联动监督检查等机制,形成减负工作合力。如针对部分县(市)安排教师参加与教学无关工作的情况,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X余所中小学开展专项调研,督促市教育体育局切实履行减负主体责任,坚决纠治部分学校要求教师下载、关注名目繁多的APP、公众号等增加教师负担问题。把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情况纳入监督重要内容,督促各级各部门把为基层减负“硬杠杠”“硬目标”“硬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三、紧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问题,促进党员干部自觉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
我们开展“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问题专项整治。明确“政治意识和宗旨观念不强”“发展规划脱离实际,建设项目过度超前”等7个方面整治内容,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政绩观作为述责述廉、述职评议重点,并持续跟进监督整改落实。一方面,开展正确政绩观教育,汇编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典型案例,纳入市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培训课程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开展专项监督和专项整治,比如,开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问题专项整治,监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严把项目“入口关”,避免盲目上项目、铺摊子,从源头上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为防止乡村建设盲目“造景”,从集体决策、审批程序等12个方面着手,对全市X个使用公共资金建设的项目开展全面排查。深化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推动主责部门自查自纠,持续强化执法检查,累计核查企业X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X条。同时,强化执纪问责,对发现的政绩观扭曲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我们紧盯一些党员干部存在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现象。督促推动发改、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全面摸底,分类建立台账,排查问题线索,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比如,针对重复建设、过度强调留痕等问题,实行挂账销号,一抓到底。持续加大监督执纪执法力度,促使责任落实到位。比如,去年就湖南省委第七巡视组反馈的岳阳经开区某污水处理厂废弃水泥坪复垦复绿整改中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假应付的问题,追责问责4名相关责任人员,成立专班跟进督导,推动问题真改严改实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拓宽问题线索来源,严肃查处盲目“造景”和浪费财政资金问题。在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同时,采取当面澄清、书面澄清、会议澄清等方式,深入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为干事者撑腰鼓劲,激励担当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