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深化对“一把手”巡察监督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区着眼对“一把手”监督宽松软、绕道走现象和区巡察过程中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等倾向性问题,站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高度用劲发力,组织区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从“是什么”“怎么做”“会怎样”三个维度集智攻关、联合破题,努力推动“一把手”政治体检取得实效。
一、围绕“往哪里监督”定实标准,明确“巡察之要”。利用办务会、集中培训等时机,组织巡察干部深入学习《中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引导大家认清重大意义,把“聚焦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责任、政治操守抓监督”理念内化于心,围绕“三化”明晰巡察之要、定实“三张清单”。一是突出“政治标准”细化,定实“总体清单”。把政治监督“五个方面要求”融入到※※区的“之大者”※※”这件“区之大事”中深度考量,注重把握监督的底层逻辑,细化出19个“是否”正面表现和9个“有没有”反面现象的“总体清单”,为查找“一把手”政治偏差提供基本遵循。二是聚焦“人民立场”转化,定实“操作清单”。紧紧聚焦“人民群众口碑和满意度”这个视角,把握政府部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三种类型单位“一把手”不同岗位特点,区分“讲政治”“谋发展”“保安全”“惠民生”“强责
以红脸出汗方式向“一把手”反馈情况、压实责任。二是全维度盯准。确定工作、生活等方面24项必谈内容,用好“谈本人”这个首要维度,着眼有效掌控局面,打造“组长+副组长”最强首谈组合,抵消“级差”对谈话造成的影响;安排“副组长+专业人员”跟进谈,形成对重点关键问题的集中突破效应。用好“谈知情人”这个重要维度,围绕“安全事故有无增加”“债务情况如何”“有没有政绩工程”等问题,分别与班子成员、下级“一把手”、人事财务工程等重要岗位人员开展谈话,对各方情况多点交汇,有效勾勒“一把手”履职图谱。用好“谈群众”这个侧向维度,科学设置问卷和话题,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引导群众从切身感受层面说出真实想法,在多方印证中感知“一把手”工作实绩。三是全方位盯实。严格落实※※省注重“问题导向、客观导向、责任导向”要求,在对“一把手”情况分析汇总时,坚持历史思维,从“选人用人满意度”“群众口碑值”“重大任务推进情况”“违规违纪发生数量”等方位做好与前任“一把手”的纵向对比分析;同时,把一些难作判断的问题从横向上与同期其它单位“一把手”作些比对,从纵横两个方向“探照”出“一把手”清晰模样。
三、围绕“监督后怎样”转化运用,释放“巡察之效”。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针对“一把手”在整改中具有带动性、在被查处时具有警示性等特点,始终把“一把手”放在巡察整改全链路“纲”的位置,用“四个通道”牵引带动“后半篇文章”做深做实。一是立查立处开辟“绿色通道”。对常规立查立处机制进行优化整合,与区纪监合力搭建查处“一把手”绿色通道,以最高“优先级”推动立巡立处和巡中成案,充分释放区惩贪肃腐坚定决心。近一年内,共处理3名“一把手”。二是巡察整治畅通“民意通道”。联合被巡单位、区纪监和访等部门,组织召开“民意恳谈会”,围绕“一把手”出问题的根源等话题听取各方意见,为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供意见参考,推动源头治理取得实效。三是压紧压实责任“传导通道”。在“一对一”反馈中既向“一把手”交问题,也向“一把手”压责任,安排巡察组长领学巡视条例中整改责任等章节条款,用身边不认真整改被处理的案例进行现场警示,切实让“一把手”把该担的责任扛起来。四是复盘提高拓宽“巡察通道”。巡察结束后,针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组织专题复盘研究,及时提炼“一把手”失职失责“隐性”表现、违规违纪“变异”情形和巡察中管用招数、鲜活做法,滚动编修巡察指引和监督清单,不断拓展“一把手”巡察监督深度广度宽度。